胶管王国传奇下报告文学蔡竹良

北京中科医院公益抗白无止境 http://pf.39.net/bdfyy/bdflx/160706/4892467.html

努力打造一流文学微平台

刊名题写:王成勋

作者简介:蔡竹良,男,年3月入伍,年转业。江苏省丹阳市作家协会理事。从年开始写作,先后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网络发表文学作品和理论文章多篇,多次获奖,多篇文章被报刊和各大网站转载。热爱文学,笔耕不辍。

(接上期)

报告文学

胶管王国传奇(下)

蔡竹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外疏浚管线技术越来越成熟,除使用水下潜管、陆地排泥管外,开始采用水上浮管技术,将橡胶短管和钢管连接后安装在PE浮体上。随着技术的发展,又研制出全自浮管,靠胶管本身浮力保证整条管线在输送泥沙、碎石、珊瑚等时仍浮在水面上。

自浮管具有耐磨耐腐蚀,管线流畅,口径大输送效率高,抗风浪能力强,便于维护保养等独特性能,从一诞生就受到疏浚公司青睐。国际上著名的疏浚公司,如荷兰的博斯克里斯公司、凡诺德公司、比利时的德米公司、杨德诺公司都逐步大量使用自浮管。国有疏浚公司从国外进口的大型挖泥船也配备了一些大口径自浮管。

王兆龙敏锐地察觉到疏浚胶管将来是自浮管的天下,如不尽快掌握自浮管生产技术,疏浚胶管生产企业迟早要被赶出市场。国外疏浚胶管生产企业为了防止有新的竞争对手早已达成默契,严密封锁自浮管生产技术。日本普利司通公司总裁武田邦俊扬言:“中国公司10年内都不可能掌握自浮管生产技术。”

一根自浮管数十万元,比一辆进口中档轿车还贵,如果不能实现国产化,定价权就永远掌握在外商手中。随着沿海开发力度加大,国内进口或国产大型挖泥船迅速增加,都迫切希望国内企业能早日研制出配套自浮管。

年秋,王兆龙利用到欧洲进行国际行业交流的机会,想方设法近离距接触自浮管。蓝天白云,沙滩海鸟无暇顾及,蜿蜒漂浮在海面上的长长管线,却既让他惊奇,又让他入迷。

王兆龙归国后,日思夜梦都是自浮管。年春,公司决定由生产副总姚国民、技术副总郦国忠、技术员王仁俊等人组成研制组,聘请镇江橡胶厂退休的技术副厂长肖运禄和上海东方公司专家任技术顾问,公司筹资启动自浮管研制项目。上海东方公司为了支持自浮管国产化投资30万赞助研制项目。

王兆龙听说全国疏浚协会正在福州市正在举办疏浚装备展,展会上有自浮管实物,便立即带人去参观。虽说是参观,可也只能看看自浮管的外形,对产品结构、使用什么材料还是无法知道。幸运的是在展览会上,王兆龙遇到了许多疏浚公司的老朋友,当他们得知丹阳船舶橡胶厂正在研制自浮管时,纷纷表示赞同和支持。王兆龙如实告诉大家研制遇到的困难,一疏浚公司负责人说:“我们公司有一根已损坏的进口自浮管,无偿提供送给你们研究。”王兆龙如获至宝喜出望外,立即将自浮管运回厂里。

王兆龙对研制组成员说:“自浮管口径一般在毫米以上,长11.8米,自重七八吨,口径1米以上的自浮管有的重达12吨多,却能完全靠自身浮力浮在水面,你们研制自管胶就应从解决浮力入手。”

管子解剖后,令研制组技术人员豁然开朗。丹阳船舶橡胶厂本来已在疏浚胶管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经对自浮管结构、材料等反复研究,研制组很快就把自浮管的结构、使用的材料基本搞清楚了,但几十种材料如何配方配料、采用什么工艺还必须自己摸索。

研制过程比预想的要艰难的多,难题一个接一个。解剖自浮管后虽然知道了采用什么材料作为浮体材料,可当时国内还没有同样的材料,必须找到可替代的同类材料;以往公司生产的疏浚胶管长只有两三米,最长不过五米,而自浮管长达11.8米,这么长的胶管如何从十多米长的模芯上脱出来;自浮管由内外层橡胶、浮体材料、帘布、法兰头等构成,如何将这些材料、部件紧密融为一体不分层。三大难题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得研制组人员喘不过气来。

研制组人员紧张攻关,夜半三更实在困了就在长条椅上躺一会,饿了就吃一袋方便面。炎热季节汗流浃背就用自来水冲一冲,隆冬严寒手冻僵了就用热水焐一焐。研制组人员有时为了攻克一个技术难关,连续一个星期日夜奋战在车间。

只要意志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浮体替代材料找到了,生产工艺经一次次失败后也慢慢摸索出来了,样品结构经反复测试后不断改进。

年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丹阳船舶阳橡胶厂值得骄傲的时刻,国产第一根自浮管在丹阳船舶阳橡胶厂涎生了。自浮管被送往上海东方公司作业现场进行检测。根据反馈回来的意见,丹阳船舶阳橡胶厂对自浮管材料重新选择,对配方技术、生产工艺、法兰头等进一步改进。年终于取得了国家生产许可证,通过了中国船级社产品质量认证。

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范围,丹阳船舶阳橡胶厂于2年5月27日改名为丹阳太平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公司组建自浮管车间,建成多条自浮管生产线。

国内天津航道局、广州航道局、龙湾港集团、东方公司等多家疏浚公司少量使用了丹阳太平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的自浮管后,认为质量可靠、性能超进口管,而价格却比进口管低很多,都把丹阳太平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的产品列入了主要采购目录。

3年,上海福岷公司首家整条管线都使用丹阳太平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自浮管。在恶劣复杂工况下,管线像蛟龙搏击风浪吞吐泥沙,越战越勇,连续使用一年多没有出现严重损伤。国外疏浚胶管生产厂家驻上海办事处代表到现场参观后惊呼“自浮管的天下终将属于中国。”日本普利司通公司总裁闻讯后派专人来考察,听了汇报后对丹阳太平橡胶制品有限公司也伸出了大姆指。

4年,世界上著名的疏浚公司荷兰的博斯克里斯公司到丹阳太平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对自浮管按国际技术标准进行严格检测,结论:“质量完全达到了自浮橡胶管的国际水平。”随即采购了一整条自浮管线。世界上著名的疏浚公司在中国采购自浮管,消息迅速传遍全球,无意中帮助丹阳太平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走向世界做了最有说服力的宣传。

德国胶管经销商EMSTEC公司历来以对产品苛刻出名,用国际技术标准测试丹阳太平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的产品后,董事长柏林克和总经理瑞考夫斯基一致认为太平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有能力生产出世界上最好的胶管,决定长期与太平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合作,德方提供生产工艺,负责在国外销售,丹阳太平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按国际标准生产疏浚普通胶管、自浮管、短管等。

EMSTEC公司帮助丹阳太平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搭建了一个在国际上能展示中国胶管企业形象的平台,王兆龙满怀信心地提出了“国内争第一,国际创一流,打造世界优质胶管研发、生产基地”的愿景。公司相继研发出艏吹自浮管、铠装自浮管等新产品,形成了系列,成为国内疏浚胶管最大的研发、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全国包括港澳在内的20余个省区,唐山曹妃甸港、港珠奥大桥等全国重点工程都首选丹阳太平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丹金”牌胶管,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5%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行业领头羊。国外市场也不断拓展,是荷兰的博斯克里斯、凡诺德公司、比利时的德米公司、杨德诺公司的稳定供应商。产品还远销美国、德国、英国、荷兰、挪威等世界上40余个国家和地区。到6年,世界上四大著名疏浚胶管生产厂家在与中国厂家竞争中因生产成本高落败,纷纷转产其它橡胶制品,或到中国合资办厂。

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未来。进入21世纪,海洋再度成为世界各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