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一名38岁为生计而疲于奔波的三轮车夫,由3位教授联名推荐,而被复旦大学破格录取为博士,在复旦校史上,这是首个第一学历为高中的博士。
这个人就是蔡伟,一个因偏科而高考落榜,从下岗工人、到三轮车夫,再到博士,后成为大学教师,他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转折呢。
一年看本古代典籍的少年
蔡伟,年出生在辽宁锦州一个工人家庭,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在学业上自然给不了他帮助。
蔡伟他从小就喜欢书法,小学时开始临摹,字帖上不少是拓下的碑文,一个小孩子自然不理解其中的含义,更何况还有繁体字。这倒引起了蔡伟的兴趣,每遇到字帖上不认识的字,他就去查字典,弄明白其中的含义。
在这个过程中,他就逐渐喜欢上了古文字,为此,他去办了锦州图书馆的借书证,仅高中一年多的时间,他就看了近本古代书籍。
这么爱学习的孩子,在常人看来估计也是一位优秀的学生了。恰恰相反,蔡伟偏科太明显,除了语文,理科成绩极差。
尽管蔡伟也试着努力学习,但是理科成绩始终都提不上去,年高考中,他毫无悬念地落榜了。
下岗摆摊,仍坚持学习古文字
蔡伟这样的成绩,复读也难以考上大学,就在当地一家胶管厂做了流水线工人。命运总是造化弄人,3年后蔡伟下岗了。
一个没有学历、又没有技术的人能做什么呢?蔡伟便在一家商场门口摆摊,卖雪糕、饮料和香烟。他对物质生活没有太高的要求,赚钱只图个温饱,将业余时间都用来看书。蔡伟读古书,经常被人笑话,也不被人理解,但他却不在乎。
蔡伟摆摊十余年,只能赚个糊口的钱,家里没钱交暖气费,冬天屋内零下十几度,跟冰窖一样,盖上三四床厚棉被,半夜经常被冻醒。
生活再艰难,蔡伟的内心始终放不下古文字,自学从来没有中断过,他没钱买新书,就去买旧书,每隔几天,再去图书馆借一堆书回来看,不外借的书,他就用手抄,多年下来,在他简陋的家里堆满了手抄本和笔记。
因“佐子”,与古文字学泰斗结识
年,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发表了一篇题为《〈神乌赋〉初探》的文章,提到了对尹湾汉墓出土的简牍篇目《神乌赋》中的“佐子”不明其意。
蔡伟对“佐子”有自己的见解,于是他写信给裘教授,说应读“嗟子”,即“嗟”,是叹词,裘先生看完来信,认为蔡伟说得有道理。从此,蔡伟就与裘教授经常书信往来,与之探讨古文字。
从年起,蔡伟也开始在国学网上偶尔发一些文章。裘教授看了之后评价说:蔡伟写得东西不多,但很谨慎,难得的是,他能把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他的想法很有见地。
裘教授曾建议蔡伟考研究生,但是蔡伟觉得自己英语太差,选择放弃。
蹬三轮赚钱养家,伯乐出手相助
年,蔡伟的妻子生病,为了赚钱养家,他不再摆地摊,而是去蹬三轮车,因为这比摆摊赚钱多,但看书的时间却少了很多,因此他没在国学网上继续发文章,与裘教授的联系也少了。
蔡伟曾与北大年轻学者董珊交流学习,当董珊知道了他的困境,就与导师刘钊教授和裘教授商量,如何能帮助蔡伟。
恰巧此时,复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将与中华书局、湖南省博物馆,联合编纂《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裘先生考虑了之后,决定聘请蔡伟来做临时工作人员,参与编撰工作。
一年工作结束了,蔡伟的专业能力不输于一般专家,几位教授看在眼里,他们想让蔡伟留下来读博,这又谈何容易,他不得不重回锦州蹬三轮车。
教授们一致认为,如果蔡伟因为生存环境的原因,而放弃对古文字的追求,实在是太可惜了,他们不能让这样的人才浪费。
教育部特批,被复旦大学破格录取为博士
于是,裘锡圭、李家浩、吴振武3位教授,联名推荐蔡伟攻读博士,经复旦大学同意后,又得到了教育部的特批。
年,复旦大学向蔡伟发放了录取通知书,三轮车夫成为该校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专业的博士生,师从裘锡圭教授。
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38岁的三轮车夫,每天为生计奔波的中年人,一个连大学都未考上的高考落榜生,做梦也不曾想到,能成为C9高校联盟的博士生。
蔡伟没有读过本科和硕士,长期以来都是自学,虽然对古文字有所建树,但知识体系却不完善,读博士时,他需加倍努力,还得将本硕阶段的课程一一补上,并且要学习英语。
这些对于蔡伟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但他都做到了,只不过他用了6年时间来读完博士,也是班里最后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现如今,蔡伟在安顺学院从事古文字学研究。
对蔡伟人生转折的一些思考
蔡伟不是天才,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从高中毕业到读博士,18年间,他都是在一边辛苦生活,一边不放弃兴趣所在。
有人说,他能破格被复旦大学录取,是因为他在人生道路上了遇到了伯乐,几位教授慧眼识英才,他才得到了人生的逆袭。
外力只是一个因素,蔡伟自身的原因也更重要,如果他高考落榜后,放弃了追求,甘于过最底层的生活,每天只是疲于生计,而不再读书,他是遇到不到伯乐的。
正是蔡伟多年以来,坚持对一件事的热爱和追求,才让他有了后来改变命运的机会。
38岁读博士并不稀奇,稀奇的是蔡伟只有高中学历,还是一个下岗了十几年,被录取为博士前,依然在锦州做一个三轮车夫的人。
蔡伟的人生能有重大转折,不仅是他自身的励志,对古文字的执著追求,还有那些伯乐们的慧眼和惜才,更有一所包容开放的大学,以及教育部门的支持。
这几天,全国各省份的高考成绩陆续出来了,必然是一家欢喜、一家忧,但不管成绩如何,都希望考生们不要失去对未来的信心。
虽说中国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它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它却决定不了你的人生。
就像蔡伟,多年的坚持,让他从三轮车夫成为博士,愿每位考生带着梦想一路走下去,也会遇到自己的伯乐,人生没有什么不能超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