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下岗工人被复旦大学录取为博士生,他

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https://news.iresearch.cn/yx/2019/09/302563.shtml

年4月,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38岁下岗工人被复旦大学录取为博士生,成为了复旦大学校史上第一个以高中学历报考博士的学生。

这个人名叫蔡伟,摆过地摊,当过后厨,还蹬过三轮车,看上去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凭什么成为复旦大学博士生的?他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年,蔡伟出生于辽宁锦州。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没有太高的文化,但是他们却很有远见,深知读书改变命运。在蔡伟能识字起,他们就买来各种书籍,让儿子熏陶在知识的海洋中。

蔡伟很快就喜欢上了读书,尤其喜爱一些国文书籍,诸如诗词歌赋、先秦典籍等等。

也因此,蔡伟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都不错,还考入了当地高中的尖子班。只不过,高中知识范围更广、更难,蔡伟偏科的问题渐渐暴露了出来。

由于他的心思全在国文上,一年时间可以看本国文书籍,因此他的语文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可是英语、数学等科目却是一塌糊涂,分的卷子有时甚至只考了10多分。

这对于高考是非常不利的。果然,年,严重偏科的蔡伟没能通过高考的检验——他落榜了。

对于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不太可能去复读。落榜就意味着进入社会自力更生。从此蔡伟在社会的潮流中,开始寻找栖身之所。

第一份工作是胶管厂小工,尽管工资微薄,但朝九晚五的稳定让他很是知足,更重要的是,不用去想太多,他可以继续保持自己阅读的习惯。可惜这样的生活没能持续太久,3年后,胶管厂因经营不善倒闭,他成了一名下岗工人。没有学历,没有背景的他该何去何从?

起初,他在一家食堂的后厨里当了个临时工,主要是做馒头,一个月能有元。

后来,他买了一辆三轮车,绑上1米长的木箱,里面再塞三四个保温箱和隔温的棉被,再放入雪糕、饮料,每天跑去商场门口摆摊。

之所以选择摆摊是因为这一行闲暇时间多,他可以尽情地看书。“他从来不想怎么挣钱,卖雪糕的时候只顾低头看书,也不吆喝。”,妻子张月不禁有些小情绪。由于顾着看书,蔡伟的摊位收入比别人都低,勉强只够一家人糊口,家里10多年没交过取暖费了。锦州的冬天气温能到零下10多度,水管常被冻住,睡觉人躲在三四床被子里仍然不够,半夜常常会冻醒,只能靠一身正气来撑着。

但不论环境如何艰苦,只要有书,蔡伟就甘之如饴。一有空,他就跑去当地的图书馆借书。图书馆不能外借的书,他就抄下来带回家研究。他那间两居室的屋子,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却堆满了二手书籍和翻到泛黄的手抄笔记。

如此境遇,妻子依然不离不弃:“他老实,最重要的是他有恒心钻研自己喜欢的东西。”

或许,上天也被蔡伟的这份恒心打动了,他的人生终于迎来了转机。

蔡伟在读书之余,也不忘和同好交流,他在国学网注册了个账号,有事没事就上网和网友们切磋交流。年,他鼓起勇气给裘锡圭先生写了一封信,那是古文界的泰斗,蔡伟仰慕已久,而他自己也没想到的是,十多天后,裘老真的给他寄来了一封回信。

裘锡圭先生在信中写道:“不计功利,刻苦潜修,十分钦佩。”充分肯定了蔡伟的努力。

这封信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蔡伟孤寂漫长的求知路,给了他更多坚持下去的勇气。

年3月15日,蔡伟在北京与“偶像”裘锡圭先生当面探讨古文,总算圆了自己的一个梦。

可当时他哪里知道,自己的人生才刚刚要起飞。

此后,裘老开始在国学网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7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