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胶管 >> 胶管资源 >> 父辈们的故事一

父辈们的故事一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2/8582859.html

我爸爸有兄弟姐妹六人,我爸排行老三。

我大伯年轻的时候响应国家号召,入伍当兵。他聪明能干,能说会道,长得也很英俊,会来事,深得领导赏识,服役期满之后直接留在部队当了一级士官。如果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的话,我大爷在部队上应该属于前途无量的。

我爷爷在村里十分受人尊敬,踏实、勤劳、能干、手巧。虽然拖着一帮孩子,但是热心肠,谁家有难都要帮一把。用我们村里的话说“门风很正”。自从大伯当了一级士官之后,说媒的隔三差五就上门来。于是在我大伯回家探亲的空档,我大伯快速相亲,和我大娘就定亲了。第二次探亲回来就结婚了。当年通讯不发达,没有手机电话之类的,顶多交流就是靠着写信。所以大爷大娘也不是很了解。结婚都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不谈恋爱,结婚之前能跟媳妇出去单独相处一两次就算移风易俗了。但是我大娘非常欣赏我大伯,大娘长得个子很矮,对高大的大伯充满了崇拜之意。婚假结束之后我大伯就回部队了。大娘还在与大爷的新婚中没有回过味来,就开始面对起了真正的两地分居生活。

年纪轻轻的大娘独自在家跟着爷爷奶奶,还有一大帮小叔子,小姑子。你想想那日子:刚刚新婚的小媳妇,上有公婆,下有一堆小叔子小姑子。要看公婆脸色,,还要照顾小叔子小姑子们,我大娘就不是很开心。因为我爷爷奶奶规矩很多,典型的旧式家庭。比如饭桌上,如果我爷爷没有坐下,小辈们谁也不能坐下;如果我爷爷没有动筷,小辈们谁也不许动筷子。诸如此类的规矩还有很多。

一年之后,我大哥就出生了。我大娘既要照顾孩子,还要去地里干活,婆婆还不给看孩子。心中的怨气就越积累越多。为什么我奶奶不给看孩子呢?

因为我小姑仅仅比我大哥大五岁,我奶奶还要养活一堆孩子,根本没有时间管我大娘,我大娘就要死要活地让我大伯复员回家。我大伯实在拗不过我大娘,就申请了复员。我大娘形容自己的日子是孤儿寡母,处处受人欺负。在爷爷这个大家庭里,只有我大娘一个外姓人,下面的小叔子都正是毛头小子的年纪,特别能吃。蒸一锅窝头,一顿就没了。有多少东西都填不满这个大坑。我大娘想为自己的日子打算一下都不行。于是往部队写信,三催四请地让我大爷复员回家。我爷爷也考虑,我大爷算是家里正儿八经的壮劳动力了,他复员回来能给家里干不少活。况且我大娘天天哭哭啼啼,唠唠叨叨的,谁也没有耐心看她的脸了,就也同意我大伯复员回家。大伯复员之后,跟大娘搬出去分家过日子去了。他头脑活络,开了油坊,每天都有活钱进账,日子过得风生水起,一时风头无两。

我二伯是我家最有文化的人了,他比较热爱学习,是我爸兄弟几个学习最好的。一直上到高中毕业,和他差不多年龄的,高中毕业就算文化人了。那个时候都不时兴上大学,农村的孩子上到高中毕业就已经十分不错了。我二伯顶着文化人的帽子就去了村里的学校代课教书,其实也不算委屈了我二伯的文化。

但是我二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他的脾气大,爱发火,爱生气。举一个例子证明一下:我大妹从小爱哭,外号二牛。她一哭起来没完没了,一上午一下午的哭。比如我妈妈去赶集,要是让我大妹知道了,如果不带着她,她能从我妈出门那一刻一直哭到我妈进门,整整一个上午都不带停的,让人十分烦躁。家里孩子多,谁也不会去哄她,就让她坐在一边哭吧,谁见了谁都摇头:“唉!这个二牛!”有一次我二伯又看见我大妹在哭,气得一脚踢过去,直接从堂屋的门里踢到了门外,我大妹哭得更凶了,正好我妈出门回来,看见我妹趴在院子里哭,心疼的直落泪。

他的脾气也给他的工作带来了困扰。他总是因为学生写错字或做错题打学生,久而久之,就有家长找校长告状去了,举报我二伯打学生。我二伯觉得伤了自尊,死活不当这个代课老师了。用我二伯的话说就是:“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宁死不当臭老九”,就回家种地了。

后来二伯娶了二大娘,二大娘是个漂亮人,比大娘漂亮了好几个档次。大娘看到这么漂亮的兄弟媳妇,心中难免嫉妒,常常话里话外贬低二大娘。二大娘性格柔软,每每被自己嫂子戗的说不出话来,又不会回怼回去,常常受气。二伯也不会心疼媳妇,看到自己媳妇被欺负,恨自己媳妇无能,回到屋里也把二大娘骂一顿。我奶奶也是个见风使舵的类型,欺软怕硬,被大儿媳妇占上风占了多年,娶进门的二儿媳妇性格懦弱,好拿捏,常常指使我二大娘干这干那。二大娘心中有苦说不出,内心郁结,久而久之就得了病,结婚仅仅七年就病逝了。

后来我娘就进门了。为了娶我二大娘和我娘进门,我爷爷带上他的没结婚的四个儿子,起早贪黑打土坯,垫宅子,硬生生在自己房子的后面垫出一排房子的地方来。后来请了村里的二十来个瓦匠,推倒旧的实在不能住的破房,一溜盖了八间土坯房,算是给我二大娘和我娘盖上了新房。我二大娘比我娘先进门三年,我二大娘结婚四五年仍然没有生孩子,常常被我奶奶明里暗里地骂“不下蛋的鸡”。我娘进门一年就生了我,第三年就生了我大妹,生下我大妹妹的时候,我奶奶一看又是个丫头片子,满脸的不喜欢,建议我二大娘过继了我大妹妹,把我大妹妹当做自己的孩子养。我二大娘心里虽然满心的酸楚不愿意,但是面上仍然笑呵呵地说同意。娶了我二大娘和我娘以后,我奶奶绝口不提分家过的事,因为他还有两个儿子需要娶媳妇,如果都学我大娘分家,奶奶家里只剩了矮小瘦弱的四叔和五叔,钱都给我爸和我二伯盖房娶媳妇了,谁挣钱再给我四叔和五叔娶媳妇?

我大妹出生以后,一大家人仍然在一起吃饭。所以我奶奶说的把我大妹过继给二伯的话我娘也没往心里去,就算过继给你又怎样?孩子还得吃我的奶啊!我二大娘对这件事也兴致缺缺,没有表现出非常欣喜的样子来。反而是我二伯很开心,真的把我大妹当做自己的孩子了,偶尔会打个下手,抱抱我大妹。我二大娘一直郁郁寡欢的,在我大妹一周多之后就撒手人寰了。

自从二大娘病逝以后,我二伯性格更加暴躁,一言不合就跟人干一架,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躲着他走,他也越来越沉默寡言。在我爷爷的辛勤操持之下,终于给我四叔垫起一座宅子,盖了四间土坯房。盖房的时候我姥爷、大舅、二舅、全都来帮忙了。盖好房的那天我姥爷亲自给我爷爷倒了酒,两亲家干完酒之后,我姥爷就提了分家的事。说“现在给老四也盖好了房,老五还小,离盖房还有好几年,老三该自己分家单独出去过了。都三个孩子了,别跟老的伙着过了。况且就算分了家,老人这边有事,当儿子的也不能袖手旁观。”我姥爷都这么说了,我爷爷也不好再说什么,终于在我五岁那年,我爸我妈带着我们姊妹三人终于和我爷爷一家人分家而过。用我妈的话说:“结婚这么多年,终于能好好地喘口气了。”

农村的分家其实就是儿子结婚以后不和父母在一起吃饭了,父母给个锅碗瓢盆过日子的东西,再给点农具,牲口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我爷爷分给我爸一头驴,他自己留了一头牛,锅碗瓢盆什么的都没有多余的,让我爸自己去置办。我爸那时候是胶管厂的会计兼业务员,挣得“活钱”比较多,所以也没有在乎这点东西。我妈当然愤愤不平,我爸给家里贡献最多,从十六岁就开始给家里干活,后来干过很多份工作,不怕苦、不怕累的,把挣的钱全都填了这个大家庭了。现在分家只分了一头驴,我奶奶连个锅碗瓢盆都不给置办,难免怨言颇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