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加油口的朝向并不涉及经济学知识,因为本质上汽车加油口的朝向仅与交通规则密切相关。比如右侧通行、加油口在右,左侧通行、加油口在左,如此设计只是为了操作层面的方便。结合实际思考,在右侧通行的交通规则下油箱口在右侧,与加油枪的距离是最短的。
所以汽车油箱口的方向仅仅是为了缩短与加油枪的距离,方便加油罢了。所以说汽车油箱口朝向的设计并不复杂,与经济学知识几乎没有关系。在汽车刚出现的时候,曾有驾驶位与油箱不同侧的要求,但随着汽车技术越来越成熟,油箱与驾驶位不同侧这种理念也逐渐消失,所以现如今油箱口的朝向仅仅是为了方便加油罢了。
如上图所示福特Pinto轿车,这款车的油箱直接布局到车尾(后轴之后),这绝对算是远离了驾驶位。但实际上一旦油箱因为碰撞导致燃烧、爆炸,车内成员包括驾驶者都很难及时的逃出。对比汽油燃烧、冲击速度,驾驶位与油箱位之间的距离太短了,无论怎么去拉远,实际上的效果都不理想。所以现如今造车也就没有这些讲究了,各种防火技术以及异形油箱的出现,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右侧通行与左侧通行
全球有几百个国家,不同国家的交通法规是存在差异的。比如有些国家是右侧通行,而有些则是左侧通行。中国、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都是右侧通行,而日本以及一众英联邦国家则都是左侧通行。所以只有把油箱口方向与通行方向保持一致,才能确保加油时的简单、方便。实际上很多年前国外也有过加油机的台阶挡住驾驶室车门的例子,导致诸多的不便。
因为很多年前关于汽车的一些标准并不是很完善,右侧通行的规则下如果把油箱口设计在左侧,那么就只能把车身的左侧靠近加油机,一些台阶过高的加油机就可以轻松挡住驾驶侧的车门。当然这仅仅是个别例子,这只是导致加油不方便的缩影罢了。所以大多数汽车在设计油箱口方向时,都遵循着与通行方向保持一致的原则,但在汽车漫长的发展中,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一些例外。
不同车系的油箱口朝向问题
正如上文所言的那般,最初时加油口设计完全遵循与通行方向一致的原则,因为过去没有港湾式加油站(允许不同方向行驶,且加油枪的管路很长)。而早期并没有港湾式加油站,而是下图中这种加油装置。如果油箱口在右侧,那么加油就非常麻烦,因为油枪的橡胶管很短,想快速加油就只能通过逆行来完成,不过这是违反交通规则的。
所以上世纪初的奔驰、大众、霍希等汽车油箱口的方向皆是右侧。福特、通用的很多车型油箱口方向也是右侧,只不过美国的港湾式加油站普及得更早,所以我们能看出上世纪5、60年代福特的一些车型油箱口有在右侧的、有在左侧的,甚至还有在中间的。如下图所示,这款福特野马的油箱口位置居然在中间,这当然是港湾式加油站所带来的好处了。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汽车也在不断的普及,面对汽车越来越多的现状,传统立于路边的零散加油机已经不能满足日常加油,所以就产生了港湾式加油站。实际上港湾式加油站就是咱们现在经常看到的油站,具备独立的空间,与干道分离,同时拥有卫生间以及便利店等场所。当港湾式油站出现后,汽车油箱口位置的设计就变得灵活、宽松,往往是怎么想、怎么来了
不过大多数品牌还是坚持着比较原始的设计习惯,比如现在的BBA、大众的车型大多数还是把油箱口设计在右侧。而路虎、阿斯顿马丁等英国车油箱口则在左侧,如下图所示阿斯顿马丁油箱口的位置。只不过是存在着一些例外的,因为对于这个油箱口位置并没有硬性要求。其次港湾式加油站又解决了加油不方便等问题,所以现如今的一些车型在设计上是有些天马行空的。
但主要还是根据习惯来设计,比如说右侧通行的韩国,汽车油箱盖居然在左。原因就在于韩系车的崛起是效仿日系车,早期从三菱以及丰田处获取了很多技术与设计理念,所以现如今大多数韩系车的油箱口都设计在了左侧。其次就是咱们自主车,因为咱们在乘用车领域起步的比较晚,所以在年后我们也吸收了很多车系的技术,比如早期有用美系车平台的,也有用日系车平台的,也委托过一些欧洲汽车技术服务公司提供过专利设计。
所以导致咱们自主车系在油箱口位置设计上也是不固定的,不过这并不影响什么,油箱口位置在现如今看来对用车没有任何程度的影响。再其次就是日产,上世纪80年代的日产油箱口都在左侧,与丰田、本田一致。后来日产打造英菲尼迪这个品牌时,把北美作为主要市场,所以英菲尼迪的油箱盖几乎都在车子的右侧。再后来日产被雷诺收购,逐渐开始接受欧系车的设计风格理念,日产旗下开始出现油箱盖在右的车型了。
所以现如今汽车油箱口的方向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说法,过去有、但现在完全是厂家的设计习惯所导致。有些厂家会结合具体市场环境的规则对油箱口朝向进行调整,而有些车企为了降低成本则选择不调整,这就是如今我们看到油箱口方向混杂的原因。各位车友只要知道自己车子油箱口方向即可,没必要太纠结这个问题,现如今厂家对于油箱口方向的设计完全是随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