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村里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就是烟叶,到处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在小时候的农村,总会看到一些建得不当不正、孤零零的带有烟囱的土房子,开的有门但没有装门扇。走进去,屋里地上垒着一排排矮矮的土墙,成直角S形首尾相连;抬起头,上面有规律地排列着一根根杠子,两头插在土墙里。这些土房子就是当时的烟炕,是我童年冬天玩耍的去处之一,在矮土墙上骑马,在杠子上攀爬,玩得不亦乐乎。地上矮的土墙其实是中空的,一头连着烟炕的火灶,一头连着烟囱,炉火的热量通过中空的土墙,烘烤挂在杠子上的烟叶。烟叶,是那时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也是麦收和秋收之间最主要的忙碌活计。种烟不是直接种在地里的,要先下烟苗。过完年开春,拣天气晴好的日子,大人们就会在村头的自留地里,平整出一畦地,加足粪肥,浇足水,连土坷垃都用手捏碎。然后撒播上烟籽儿,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有经验的老农会隔几天掀开塑料薄膜的一角,看看烟苗的发芽情况及长势。待到烟苗长到像菜市场卖的大青菜那么大时,就可以考虑移栽到地里了。移栽时烟苗的根部要带上老土,一棵棵均匀栽种在烟地事先搂好的垄上。移栽前要是下过雨就省力了,不然就要一棵棵浇水,然后用手扒些干土把浇过水的根部盖上,以防水分蒸发过快。烟苗一天天长大了,病虫害也来了,最常见的就是腻虫。腻虫小小的,密密麻麻爬满了一片烟叶,要不去除,生腻虫的烟叶就废了。除虫的方法就是打农药,那时候用的农药主要有敌敌畏、等。打农药要用到喷雾器。以前的喷雾器药桶是用铁皮做的扁圆的容器,有两根背带,一侧有一根手摇加压杆,另一侧出来一根胶管,连着一节细铁管,细铁管头部是喷嘴。铁皮做的喷雾器太重了,背起来很累,后来就出现了塑料做药桶的喷雾器,背起来轻松多了。打农药时,要穿长衣长裤,防止药液泄露沾到皮肤。先给喷雾器药桶加上水,不要太满。然后按照配比倒入一两瓶盖农药,拧紧药桶盖子,摇匀,上下推拉药桶上面的打气杆打足气后,像背双肩包一样把喷雾器背在背上,打开喷杆上的开关,喷嘴处即有雾状的药液喷出。右手拿喷杆对着烟叶,上下左右移动,所有烟叶的正反面都要喷到药,同时左手握住加压杆,上下推拉加压。要注意有风的时候顺着风喷药,以免被风把喷出的药液吹到脸上身上,造成危险。打农药并不是打一次就好了,打一次只能治一次的虫,过一段时间,虫又上来了,还要再打药。烟地里反复进行的工作不只是打药,还有掰顶打杈。长大的烟叶植株顶部会开起花来,要用手掰掉;烟叶的叶柄根部会长出小分杈,也要及时掰掉。花和分杈会浪费养分,不利于烟叶的长大,要及时清除掉。过一段时间,花和分杈还会长出来,还要掰掉。掰顶打杈的时候,顺手也把烟地里的杂草薅掉。其实人生也一样,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就要清除掉浪费能量的思想和行为,专心致志做一件事,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增。经过辛苦的劳作,烟叶终于长大了。长成的烟叶植株有1米多高,围绕直立的茎错落有致地长满宽大的叶子,越往下叶子越大。当最下面的叶子微微发黄的时候,就可以采摘了。下烟地一般都要早上,一直忙到快中午才能忙完。因为早上地里很多露水,烟叶上又有烟油,所以下烟地都要穿长袖。早上还好,凉快,等到太阳高了,烟地里又闷又热,很快就汗流浃背了。采摘烟叶叫打烟,由有经验的大人负责。打烟从最下面开始打,一棵烟一般打二至四片叶子。打烟的时候,蹲着或弯着腰,用手握住烟叶的叶柄根部,横向用力,“啪”地一声轻轻掰下。一只手攥满了,就把烟叶夹在另一只胳膊的腋下,胳膊下夹满了就放在地上。要是几个大人一起打烟,走在地里就会听到一片“啪啪”声不断。我负责把打下来的烟叶拤到地头的架子车上。在烟地走的时候,要小心不要碰到烟叶的中间部分,因为烟叶的叶柄很脆,稍微大力一点碰到叶子,烟叶就会“啪”的一声掉下来。没有长成的烟叶,炕出来的成色也不会好,就浪费了。打完烟,把烟叶拉到烟炕附近的空地上,开始上烟。上烟就是把烟叶绑在竹竿两边好吊起来。拿一根粗的或两根细一点的竹竿,用细绳子在一头绑好后,每次拿二至三片烟叶,用绳子绕一下绑好挤紧,均匀地分搭在竹竿两边。活儿倒不累,又可以在凉荫处,比下烟地轻松多了。上烟一般是妇女们干的活儿。上好烟,就要把绑好烟叶的竹竿,拿到炕里搭在杠子上均匀挂好,就叫装炕。装炕一般都是几家合伙,因为单家单户没有种那么多烟叶。接下来就是重头活儿了:烧炕,这可关系到一炕烟能否炕好,要有经验有耐心的人来烧,因为要烧好几天,昼夜不停火。越是重要的活儿越跟我们小孩子没关系,我和小伙伴关心的是,能偷偷去掰个玉米,放到烟炕的火灶口旁烤熟来吃。烟炕的火灶口前挖着一条深沟,人站在里面可以用铁锨向火灶里加煤添火。有时候掰个嫩玉米,交给烧炕的长辈烤来吃。长辈就会打开火灶口的小铁门,把玉米放在火旁边烤,时不时翻一下。我靠着沟壁蹲在沟里面,出神地望着火灶口小铁门缝隙里红红的炉火,鼻子里闻着烤玉米时散发出的丝丝缕缕的香味,心里充满着期待。这也是记忆中一段美好的时光。好像过了很长时间,一炕烟终于烧好停火了。大人们掀开堵住门口的厚厚的布帘子,露出满炕金黄的烟叶,个个喜笑颜开。出炕是轻松愉快的,因为拿在手里炕好的烟叶,是可以直接卖钱的。我们小孩子也轻松,装炕时两只手拿一杆烟都觉得吃力,出炕时一只手拿一杆烟都轻松。除了钻在炕里的人。虽然停火后过一天才出炕,但炕里面依旧很热。在炕里面的人把烟杆从杠子上取下来,递给外面的人。低处的烟杆取完了,要爬到高处去取。有时候出炕到一半,里面的人就热得受不了了,要出来透透气或者换人。出完炕,里面的人出来,衣服往往被汗水湿透了,但依然很高兴。刚出炕的烟叶很干燥,用力一碰就碎,要小心地放到地上。待受潮变软后,运回家去,解开绳子堆在一起,由会拣烟的人按成色不同分拣开,扎把,拉到公社的烟站出售。童年的烟炕在阳光中散发光芒长龙的矮土墙荡漾着骑马的笑声密集的木头杠子萦绕着攀爬的快乐熊熊的炉火映照着农人收获的喜悦散发着烤玉米的清香深深的火灶沟啊斜依着童年的惬意期待着味蕾的绽放那是童年的静好时光那么美好那么安宁

(所有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