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高中学历的三轮车夫高伟,曾成复旦大

一个拉车的吞的是粗粮,冒出来的是血;他要卖最大的力气,得最低的报酬。——老舍《骆驼祥子》

众所周知,老舍写的祥子这一角色三起三落,祥子作为社会底层人物,他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小小的人力车夫,但是这一愿望也很难实现,最后郁郁而终。

他的结局是社会力量的复杂性体现出来的悲剧化身,由于他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他成了社会的牺牲者。

不同的是,38岁高中学历的车夫高伟却由自己的三轮车夫身份变成了复旦大学的博士,他的人生获得逆转似的成功。

那么,他是如何走上这样的逆转人生呢?

实际上,这要归功于复旦大学对他的破格录取。

一、人力车夫高伟解惑答疑

年的时候,高伟是胶管厂的一名工人,但是由于工厂倒闭他被迫下岗了,他于是做起了现在流行的”摆摊“生意,他只求能够温饱。

其实,他把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用于看书了,父母也随他心意,他自得其乐。

在年1月时,裘锡圭在《文物》上发表了《神乌赋初探》,上面写着他不理解尹湾汉墓出土的简牍上的“佐子”一词。

此时,高伟立刻给裘锡圭写了一封信,上面写出了“佐子”应读作“嗟子”的观点。

因此,高伟受到了裘锡奎先生的高度赞扬。

二、人力车夫变成复旦博士

年是高伟的一次转折点,他的妻子生病了,于是他靠蹬三轮车来赚钱,这个体力活虽然辛苦,却赚钱多,美中不足的是,高伟的读书时间变少了。

裘锡奎先生了解后,用自己的话来鼓励高伟,让他不要放弃自己的爱好,于是感动之下的高伟给北大学者董珊寄信,通过董珊的汇报,他被复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临时聘用了。

不仅如此,在年9月,高伟参加了复旦大学的专家考试。

年4月,38岁的高伟被复旦大学录取为博士生,他的导师为伯乐裘锡奎。

三、高伟潜心研究最终翻身

高伟在读期间,花时间来大量地读书,他还专修了其他的基础知识课程,而这些都是复旦大学给他的附加课程,还让他免修英语,改学日语。

高伟由于良好表现被授予了高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称号。

如今高伟怎么样了呢?

他已经毕业了,然后被贵州的一家图书馆录取,作为古籍部的一名员工,他的工作再也不是辛苦的三轮车夫了,他不仅工作稳定,而且还有很多研究书籍的机会,正和他的爱好相关。

高伟积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给各类专家,积极为研究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小结

高伟坚持读书的精神是他成功的源头,但是伯乐裘锡奎的识才也是他成功必不可少的环节,复旦大学对高伟培养的独树一格,也破例收取了这个人才,是一个慧眼识珠的好大学。

因此,有的人虽然身处社会底层,也要像他一样,不要放弃自己喜爱的东西,一直坚持总会成功。

大家对于高伟的成功之路是不是很羡慕呢,欢迎在评论区评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