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曾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梭伦也曾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有的人认为,学习只是青少年应该做的事情,但我认为不管是何年龄都应该努力学习。
小时候,爸爸妈妈总是跟我们说:“不学习就没有出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话。
一些孩子听了这话开始努力学习,可也有一些孩子不为所动,人到中年才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在辽宁锦州有一个名叫蔡伟的人,他就是一个对学习后知后觉的人,从高考失利以后,他放弃了学习,转头做起了一些零零散散的工作。
直到38岁,他才意识到学习和知识的重要性,所以从那时起他才努力用功,考取了复旦大学博士。
现如今他的生活状况如何呢?
01高考失利,与大学失之交臂
青少年的梦想是什么?我想每个孩子都会为了父母的一句“好好学习才能考好大学”而努力,当然蔡伟也不例外。
可是他并没有像家里人期待的那样考上大学,在高考的考场上,蔡伟由于发挥失常,就这样与大学失之交臂了。
他没有选择复读,一是因为家里负担不起学费,二是他放弃了上学的打算,他觉得外出打工赚钱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就这样,蔡伟进入了一家胶管厂做起了工人,本以为能够凭借这份工作赚得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可是没想到天不随人愿。
年厂里倒闭破产,蔡伟就成了下岗工人,无奈,他只能在家门口做起了小摊贩的生意。
与在工厂不同的是,蔡伟现在有很多空闲的时间,可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了,那时候蔡伟总是在摊前无人的时候,随手拿起一本书看。
没想到看书这个简单的爱好,居然有朝一日让他成为了被文豪裘锡圭先生赏识的人。
年的时候裘先生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神乌赋》的文章,内容与尹湾汉墓出土的文物相关。
在文章里裘先生说自己对于“佐子”一词不明其意,对历史文学感兴趣的蔡伟看到后,立刻给裘先生写了信,表明了自己对于“佐子”一词的看法。
他说“佐子”在古文当中应该读成“嗟嗞”,而“嗟”是文言文中古人常用的感叹词。裘先生收到信以后才恍然大悟,非常感谢蔡伟,便经常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