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并不是学生的时候才要学习,而是人活一辈子,一辈子都要学习,不然现在时代发展这么快,你永远都会被别人甩在身后,而努力的人永远会更努力,千万不要想着当一条喜欢看别人从云端跌落的笑话的咸鱼,因为别人虽然摔落,但已经有了翅膀,再飞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你连飞行的羽毛都没有备好,永远不可能起飞。所以说要学习下面这位主人公的精神。
蔡伟出生于普通家庭,父母是没什么文化的工人,大概率他自己也会当一个工人。而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年蔡伟因为严重偏科,落榜了,只能去胶管厂当一名小小的工人。但是蔡伟跟普通的工人又很不一样,他因为对文字的极度热爱,每次工厂休息,他就会去附近的图书馆看书,充实自己的生活。开始可能比较杂,但是越到后面,他看的东西就越艰涩,都是一些古文献资料。跟所有的寒门学子一样,蔡伟是没什么钱买书的,遇到喜欢的和费解的,他就会一字一句誊抄下来。这样的时光他过了很久很久,直到胶管厂倒闭了。
失业后,蔡伟只能自己去摆摊卖一些乱七八糟的小东西,在摆摊的时候,蔡伟也更多是低头看书,每天只卖出30块钱他也能很满足,远远足够生活了。于是人们总是能在一个固定的摊位,看到一个低着的专注的头颅。而除了看之外,其实蔡伟从97年的时候,就开始在国学网上古文字研究的文章。他人生的转变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
古文字学泰斗裘先生也是个没事喜欢逛一逛国学网的人,有一次偶然看到了蔡伟发表的一篇文章,因为被文章吸引,就开始和蔡伟交流起来,因为对一个观点的认同感,两人就此相识,甚至关系越来越好,不过那之后,因为蔡伟的妻子生病了要花很多钱,他不得不放下大部分看书的时候,蹬三轮车出去摆摊赚钱。
蔡伟对枯燥的古文字研究这么有热情,放弃太可惜了,裘先生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有心想要帮他一把,就决定把他引荐到复旦大学古文字研究中心工作。这下好了,既能赚到钱,又能继续自己喜欢的事情,蔡伟自然是去了上海。
现在的蔡伟已经是安顺学院图书馆一名工作人员了,而且之前还破格进入复旦大学读完了博士,人生可谓是大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