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橡胶制品如胶管、三角带、汽车内外胎等都有可能会用到短纤维补强。短纤维短纤维具有高定伸、耐切割、耐撕裂、耐刺穿、低生热、低压缩变形等特点,但本身长径比较大,在再生胶中不易混入和分散,混炼时生热大,因此再生胶制品使用短纤维补强时提高胶料分散性能需注意操作工艺要点。
在实际生产中,短纤维混炼时消耗的能量较多,使用短纤维补强的再生胶制品使用密炼机或开炼机混炼时都需要十分注意胶料的温度和胶料变硬等问题;采用适当的填充系数、上顶栓压力和辊距,可以控制排胶温度和混炼质量。
再生胶在密炼机中混炼时,建议以低转速为宜,促进短纤维胶料分散,同时胶料升温又不太高,比开炼机混炼更好。再生胶2ELYYYC与配合剂进行混炼时,为防止含短纤维胶料生热过大,应适当降低装料系数,一般含短纤维胶料装料系数采用非纤维胶料装料系数的81%-93%;比如不含纤维材料的三元乙丙胶料装胶系数在0.65左右,含有短纤维的胶料装胶系数在0.59左右。密炼机混炼时上顶栓压力最低应控制在0.35MPa,促进所有配合剂良好分散。
在实际生产中,短纤维在压片机上易脱辊,可以适当提高排胶温度,达最大允许值,并减小辊距至5-8mm;改变操作位置(易包辊)或改变压片机辊筒速比。
使用短纤维补强的胶料在开炼机中混炼时,纤维易在辊筒回转方向上取向,会导致胶料脱辊;避免脱辊,需要适当改进开炼条件。一般情况下,无速比的开炼机混建议前辊温控制在25-30℃,后辊温控制在70℃左右。使用短纤维补强的再生胶胶料在有速比的开炼机中混炼,后辊快,前辊温度在25-35℃之间,后辊温度70-90℃;前辊快,前辊温度控制在30℃以下,后辊温度控制在30-50℃之间。
再生胶生产胶管、胶带、轮胎、密封件等橡胶制品需要使用短纤维补强时,橡胶制品厂家一定要根据实际需求对短纤维提前进行处理,并用适当调整混炼工艺参数;后期小编将继续与您分享相关问题。
独家原创文章无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形式转载,摘抄、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