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专练
1.在氯酸钾分解的实验研究中,某同学进行了系列实验并记录如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①说明M也能受热分解产生气体
B.实验①②④说明加入M后,在较低温度下反应就可以发生
C.实验②③说明固体M的加入增加了气体产生的量
D.固体M一定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可能用到的一些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使用②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下端需伸入液面以上
B.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用①作发生装置
C.用⑤收集氧气时,气体从管口a进入
D.制取氢气时,可用③作收集装置
3.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4.乙炔气体是由固体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已知碳化钙与水反应非常剧烈,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实验室欲产生平稳的乙炔气流并收集较纯的乙炔,选择的装置合理的组合是
A.①④B.②③C.①⑤D.②④
5.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变化如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时能收集到(a-b)g氧气
B.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
C.在氯酸钾分解过程中氯元素质量始终不变
D.在0~t2时段,MnO2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6.证明集气瓶盛放的是氧气,最简便的方法是( )
A.放入燃着的木条,木条能燃烧是氧气
B.放入发红的木炭过一会儿加入澄清石灰水,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测定密度,如密度大于1的就是氧气
D.放入带火星的木条,可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
9.小柯做了一个趣味实验:他先将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碾碎装入气球,再把气球套在盛有白醋(含有醋酸,性质类似于盐酸)的锥形瓶瓶口,然后把气球中的蛋壳加入锥形瓶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反应时既有热量放出,也有气体生成
B.反应时只有热量放出,没有气体生成
C.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瓶内气体分子间空隙变小
D.产生的气体能用于灭火
10.下列四组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对比实验中,各组所用溶液浓度相同且适宜、所用固体表面积相同,其中现象最不明显的一组是
11.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使乙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C.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
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
12.甲、乙、丙是某同学设计的三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对三套装置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装置此时容器内右侧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B.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关闭状态
C.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可用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
D.甲装置和丙装置具有可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功能
13.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套发生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通常可以适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B.多孔隔板上放置的固体为块状或颗粒状固体
C.该发生装置的优点是可以获得稳定的气流
D.可通过关闭活塞,使固液分离,控制反应结束
14.请回答下列实验问题:
(1)现提供下列装置:
①上图E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②实验室用KClO3和MnO2混合制O2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装置C干燥O2,气体由导管______(填“a”或“b”)端进入,用D装置收集O2的依据是______。
③英国化学家布莱克是第个“捕捉”到CO2的人,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年德国化学家贝格曼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发现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对一定质量的粗盐(含泥沙)进行初步提纯。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称量与溶解,过滤,蒸发。蒸发结束后用______(填仪器名称)将固体从蒸发皿转移到纸片上,比较食盐提纯前后的状态。
②下列有关蒸发过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当蒸发皿中水分全部蒸干时,停止加热
c.蒸发时若有滤液溅出,则精盐质量将偏低
d.蒸发过程中,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增大
15.根据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实验时该装置试管中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装置D干燥该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端(长管或短管)进入,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端进入(填“b”或“c”)。
(4)今年我市初中化学实验考查的内容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下列有关连接仪器方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将单孔胶塞的约二分之一旋进试管口
b.乳胶管与玻璃管连接前用水润湿管口
c.乳胶管一端塞进玻璃导管内
d.玻璃导管口一端旋进乳胶管一端
②图1是某人设计的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示意图,其中发生装置部分有______处错误,写出实验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③“实验是检验化学原理的最高法庭”下列有关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方法的叙述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因为CO2能溶于水,一定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O2
b.因为CO2溶解性并不强,且二氧化碳的逸出速率大于其溶解速率,可用排水法收集CO2
c.通常情况下,CO2密度大于空气,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
(5)如图2所示,向集满CO2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上、下持续振荡一定时间,充分振荡后,试管内压强__________试管外大气压强(选填“”或“=”或“”)。
16
(1)写出标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
(2)写出A中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用C装置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
(3)将装置B、E、F相连接用于制取纯净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则E装置中装有的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F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若气体从a端通入,请补全装置示意图___。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所选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填字母)。
(5)某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Fe2O3,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流向从左到右,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乙→____→丁。
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已知:浓硫酸有较强的吸水性)
(1)图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
(3)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探究石蜡燃烧的产物,应选择装置B与______、______(填字母)组合。在收集过程中,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