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钻机进钻时,高压胶管下不得站人。2.水龙头与胶管连接处应用双夹卡住。3.钻机旋转时不得提升钻杆。4.加接钻杆时,连结螺栓严禁用普通螺栓代替。
二、人工挖孔桩施工由于人工挖孔桩在施工时,具有对周围建筑物无影响、桩本身的质量可靠、造价较低等优点,目前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在地下较少的黏土、粉质黏土,以及含少量砂卵石、礓结石的黏土层中采用,特别适宜在黄土层中使用。对软土、流砂及地下水位较高、涌水量大的土层不宜采用。(一)人工挖孔桩的安全技术措施1.人工挖孔必须是按从上到下、先中间后四边的顺序开挖,并按设计桩径加2倍护壁厚度控制截面尺寸,开挖截面尺寸允许误差不超过30mm。2.弃土装入吊桶或罗筐内,其垂直运输由孔口安装的支架、电葫芦等,用10~20KN慢速卷扬机提升至孔外;如果孔较浅时,也可用辘轳人工提升。注意吊钩必须要有闭锁功能的保险装置。3.吊桶或罗筐中装土不应装满,提升过程中严禁钢丝绳、吊桶或罗筐抖(晃)动,以免吊桶或罗筐中土料撒出掉入孔内伤及孔下作业人员。4.直径大于1.2m以上的桩孔开挖,应设护壁,挖一节浇一节混凝土护壁,以保证孔壁稳定和操作安全(图片\图一.JPG)。对小直径不设护壁的桩孔,应采用钢筋护壁,随挖随下,并用∮6mm钢筋按桩孔直径作成圆形钢筋圈,随挖桩孔随将钢筋圈以间距10cm一道固定在孔壁上,并用快硬早强水泥砂浆抹孔壁,厚度约3cm,形成钢筋网护壁,以确保孔下作业人员安全。5.多桩孔开挖时,应采用间隔挖孔方法,以减少水的渗透和防止土体滑移。6.扩底部分应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按扩底尺寸从上到下削土修成扩底形。已扩底的桩,要尽快浇灌桩身混凝土,不能很快浇灌的桩,应暂不扩底,以防扩大头塌方。7.对于挖孔过程中有大量地下水涌出,不能保证正常挖孔作业时,可在一侧挖集水坑用高扬程潜水泵将水排出桩孔外。8.人工挖孔桩原则上严禁放炮,以防振塌护壁造成事故。如需进行爆破作业,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确认,并严格控制炸药用量,不得使用火雷管。9.通风及照明基本措施:⑴挖孔至4m以下时,应根据勘察设计并结合实际的地质情况,注意检查孔内作业面是否有沼气等有毒有害气体存在,以便于及时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⑵针对存在沼气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挖孔桩作业,下井前应先对孔内进行通风稀释,经检测并采取有效通风措施确保孔内有毒有害气体含量达到允许范围(CH4:0.5%;CO:30mg/m3;CO2:0.5%)内或达到作业人员感到舒适的浓度,方可下井作业。⑶挖孔深度超过10m时,应采取机械强制通风。挖孔深度大于15m时,不宜采用人工挖孔。⑷挖孔桩孔内照明设置为防水防爆型灯具,采用12V低电压用防水绝缘电缆引下。(二)人工挖孔桩的安全要求1.参加挖孔的工人,事先必须检查身体,凡患有精神病、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及聋哑人等不能参加施工。2.非机电人员不允许操作机电设备。翻斗车、电焊机和电葫芦等应由专人负责操作。3.每天上班前及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检查辘轳轴、支腿、绳、挂钩、保险装置和吊桶等设备的完好程度,发现有破损现象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4.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带安全帽,井下人员工作时,井上配合人员不能擅离职守。孔口边1m范围内不得有任何杂物,堆土应离孔口边1.5m以外。5.井孔上、下应设可靠的通话联络,如对讲机等。孔口处安全梯应挂设牢固。6.挖孔作业人员下班休息时,孔口必须设盖防护,孔口围圈应高出地面30cm以上,并设80cm高以上的护身栏杆。7.正在开挖的井孔,每天上班开挖作业前,应对井壁、混凝土支护、井中空气等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8.夜间一般禁止挖孔作业,如需夜班进行作业必须悬挂示警红灯,并有专人现场指挥和进行安全检查与监督。9.孔底需抽水时,应在挖孔作业人员上地面以后再进行。
10.孔底挖孔作业人员连续工作时间,轮班作业时间不宜超过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