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7月,各大城市都到了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前几天帝都的气温已经达到了近40度。在这样炎热环境下,汽车也会同样受到影响,最常见的就是“开锅”了。
说到汽车“开锅”了怎么办?我想老司机们都会说出个来,但事实上,很多司机对此还存在着误区,而此时如果操作不当,那就很有可能误伤自己甚至火上浇油引发更多故障,所以今天就给大家讲讲汽车“开锅”到底应该如何处理。
开锅的原因
首先,我们俗称的“开锅”其实是发动机水箱中的冷却水达到沸点,此时就会有蒸汽从机盖冒出。而高速公路是我们最常见到汽车“开锅”的地方,这是因为除了气温因素之外,汽车还可能会因空调超负荷运作以及散热件故障而导致开锅。
大部分人都认为,开锅的原因就只有缺少冷冻液那么简单,但实际上也可能是冷却系统的渗漏、通风阀、冷却风扇故障等等原因。说白了,就是疏于保养、维护而导致的。说到这小伙伴们是不是更一头雾水了,所以汽车开锅之后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开锅的正确处理姿势
首先,遇到开锅不要慌张,先将车子停到路边。而停下后先不要立即熄火,尤其是对于刚刚正在高速行驶的车子来说,这点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开锅的原因是发动机没有得到应有的降温,而此时发动机零件都处于高温状态,所以会有一定的膨胀,贸然熄火容易使软金属零件脱落,甚至发生粘连。所以此时应该停车让发动机怠速,同时打开机舱,让热量散发出来,然后再将车子熄火检查。
刚刚已经提到了,汽车开锅不仅是缺少冷却液一个原因,因此,检查时应该注意水箱管道连接处是否有渗漏,橡胶管老化等现象。如果没有可以自行尝试将补充冷却液,实在没有冷却液可选择纯净水应急。如果,再次行驶时又一次开锅或者水温异常,那很有可能是节温器和电子扇损坏,这时就应该呼叫救援了。
开锅后的处理误区
除了刚刚提到的不应该急于熄火以外,小编发现还有很多司机处理开锅时的方法不恰当。比如,很多司机会急于给发动机浇凉水就是不正确的。因为,开锅后的发动机温度很高,如果用急于用凉水降温会导致零部件因骤冷而开裂,虽然这件事儿并非大概率,但是一旦发生就无法挽回。
另外,在补充冷却液时,也不应操之过急。开锅后的水箱就像是一个高压锅,如果立即打开,很有可能喷出蒸汽,烫伤自己。所以,正确做法是先等水箱自然冷却一段时间,恢复常态,然后垫上毛巾,先拧开一部分,如果没有蒸汽喷出再全部打开,然后加入冷却液或纯净水。
最后,大家千万不要自作聪明拆掉节温器,因为发动机的最佳水温应该是80℃~90℃,低于或高于这个温度都有造成发动机故障的风险。而节温器就是控制冷却液流动的阀门,以此来控制水温,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因此,很多自称老司机的人就会拆掉节温器,以让冷却液持续流通,给发动机降温避免开锅,但却忽略了这样会导致水温过低,导致发动机性能下降。
最后,简单的总结一下,其实“开锅”并非什么大故障,只是各位司机疏于检查冷却液和水箱管道所导致的。如果,不幸“开锅”也不要慌张急于做强制降温,正确的处理方式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