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李旋长沙报道
作为上市公司的股东、曾经的合伙人,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是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休息的时候了。然而,在长沙经开区的星为创芯园,却有这样一个人:他在上市公司工作近20年后,毅然决定从头开始创业。他,就是湖南执先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刘振。
年,刘振在毕业后,进入到一家国营制药装备企业里工作。自此以后,他就在这个行业里扎下了根。年左右,刘振进入到了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在制药的生产过程中,刘振发现,公司采购的医药灌装泵,产品品质和性能经常会出现问题。
“我们当时吃了很多亏,一些设备在验收的时候不过关,经常是因为灌装性能指标不能满足客户需求或不能达到设计需求引起的。”刘振介绍,很多灌装设备存在精度不够、有无菌风险以及异物超标的问题,为了避免类似问题重复发生,楚天科技只好降低灌装技术指标,导致客户的生产收益降低。而对于一些对高灌装技术指标有强需求的用户,楚天只能选择放弃订单。“当时国内是没有几家专门从事医药精确灌装的技术公司,技术指标也相对落后,对高端客户我们的灌装泵都是从国外直接采购的。”刘振介绍,采购回来的灌装泵价格高达8万元/个,最高达20万元/个,但即使价格昂贵,也有很多技术指标达不到要求。
正因为如此,年,40多岁的刘振在星为创芯园创办了湖南执先科技有限公司,想要解决医药灌装设备的行业痛点,并以此作为二次创业的起点。
“我们要执握领先思维、执手领先人才、执掌领先技术、执引领先产品,这也是我们执先的名字由来。”刘振介绍。
执先科技的厂房里,正待发出的产品。
二次创业的道路,并不比第一次创业简单。创办之初,刘振和江苏一家企业合作,想要研发出具有高精度的蠕动泵。然而,在研发过程中,他们发现,制作出来的样机灌装精度虽然提高了,但还存在管子容易疲劳、磨损较大的问题,因磨损而导致的药液微粒污染,会直接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合格率,同时该样机的无菌风险高,无法用于药品无菌生产线上。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执先科技的技术人员想了许多办法。“我们把蠕动泵的轮子压管速度降低到了原来的1/3,同时降低了压管频率,采用双轮对滚技术减少了软管的磨损,也增加了软管的疲劳强度值。”刘振介绍,为了让灌装指标达到高稳定性要求,执先科技又在市场上到处寻找合适的软管。“最后我们找到一种医用硅胶管,非常符合我们的需求。”
执先科技在研发阶段就推出了三代产品,这三代产品因有不足,无法满足需求,被报废在仓库中。之后执先科技推出第四代可实际应用的产品,推出市场后,很受欢迎。很快,执先科技又推出了五代、六代产品。“我们现在的产品,灌装精度是国外价格相似产品的5-10倍。软管使用寿命也是国外产品的20倍以上。”刘振介绍,目前,包括齐鲁制药、广药集团、国药集团等在内的50多家国内主要药企,都在使用执先科技提供的制药灌装系统。
“未来,我们希望在精确灌装这个行业里,以技术驱动为主,打造新的市场,提高同业替代。”对于执先科技未来的发展,刘振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