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成绩的揭开,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其实没有考一个好成绩的同学,也大可不必太过于遗憾,人生当中,还有很多个能够改变自己将来的机会,只是看你,是否能够牢牢抓住了。一位名字及叫做蔡伟的人,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年1月,著名古文字研究专家,复旦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裘锡圭,在学术杂志《文物》上发表了《〈神乌赋〉初探》一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尹湾汉墓出土的简牍篇目《神乌赋》,分析和解读上面的内容,但是裘锡圭并不太清楚,文章中的“佐子”是什么意思。因此他也在文章中发出了疑问?
在文章发出后不久,一名读者却将信寄到裘锡圭的单位上,上面提到,“佐子”应读为“嗟子”,亦即“嗟”,只是单纯的语气词,这让裘锡圭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当时他和另外几位文学工作者探讨了很久都没有发现的秘密,竟然被一个读者所揭开,随后,裘锡圭经过仔细考证后,又在年的第三期《文物》上,发表了《“佐子”应读为“嗟子”》,并且提到了提出这个意见的人,他正是蔡伟。
随后的裘锡圭,对蔡伟产生了隆重的兴趣,在他看来,能够在这种细节问题上下功夫,素养一定不低,而且“古文字这门学问,没有十几二十年坐冷板凳的功夫是不行的。”
随后,怀着结识的目的,裘锡圭开始和蔡伟展开属性上的来往,然而当得知蔡伟的真实身份,他才彻彻底底的感到震惊。这个来信为自己解惑的人,只不过是一个高中学历的下岗工人,如今正在做一名三轮车夫,靠拉货为生。
原来蔡伟是辽宁锦州人,最初的他在年高中毕业,虽然语文成绩很好,因为严重偏科,最终没有考上大学,而是进入胶管厂当上了工人,94年下岗后,蔡伟先后做过小贩车夫等工作,以此谋生。
闲来无事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对自己的升华,每日下班后,就喜欢跑到图书馆,去阅读一些的古文字的书籍,长期以来的阅读,蔡伟的学识也一点点的丰富起来。
这让裘锡圭钦佩不已,写信鼓励他“不计功利,刻苦潜修,十分钦佩。”随后,两人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书信来往,裘锡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