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335P22无缝钢管工艺管线焊接

SAP22无缝钢管批发零切

本次工艺管线中的A.25CR、AP22的主要介质为裂解气,其设计最高压力0.55MP、工作温度℃。其规格主要为φ.4×19.05、φ×25.4、φ.9×46.8及少量其它规格管线。焊接时采用与母材化成分和力学性能相应的焊材(焊丝为TIG-R40、焊条为R)进行氩电联焊,即氩弧焊打底(打底时管内充氩保护)、手工电弧焊填充盖面相接合的焊接方法,并采取严格的焊前预热、后热和焊后热处理工艺。对于厚度小于5mm的管采用全氩弧焊,焊前不预热、焊后不热处理,但应严格遵守焊后后热工艺。

P22合金管

2、焊接工艺特点

2.1珠光体耐热钢,属低合金钢,其焊接性能与低碳调质钢相近似。焊接的主要问题是冷裂纹,再热裂统纹和回火脆性。

2.2过大的热输入会增加焊接应力和变形,使热影响区的过热程度大,晶粒粗化,晶界的结合能力降低,接头韧性下降等缺点。因而焊接操作时应尽可能的采用多道焊和窄焊道,不摆动或小幅度摆动电弧。在保证焊透和融合良好的条件下采用小电流和窄焊道焊接,焊道的宽度以不超过焊丝、焊条直径的三倍为宜。

2.3焊接前应用磨光机除尽焊接坡口表面及其两侧氧化皮和熔渣,并磨平凹凸不平处。处理完后应仔细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

2.4管线焊件对中后,应均匀点焊,点焊采用非工艺性点焊,即所点焊的焊缝只是临时点固,正式焊接时将点焊处用砂轮机磨掉。

3、焊前预热

3.1炉管和管件施焊前,采用电加热进行预热。用电加热时,预热升温应缓慢且均匀,防止局部过热。预热温度的测量,宜采用热电偶和红外线测温议,测点应均匀分布,每管至少两处。

3.2预热范围应以对口中心线为基准两侧各不小于mm的区域。加热区以外的mm以外的范围内,应予以保温。

3.3碳钢与铬钼钢、铬钼钢与奥氏体钢组成的焊接接头,仅预热铬钼钢一侧。P22钢预热温度为~℃,当焊接环境温度小于0℃时,预热温度取上限;钨极氩弧焊打底时,焊前预热温度取下限。

P22无缝钢管

4、焊接

4.1炉管及管件的焊接,应采用多层多道接方法。详见工艺作业指导书。

4.2焊接铬钼钢材质的焊口时,当达到预热温度后,应立即进行底层的焊接,且应一次连续焊完。

氩弧焊打底时,管内应充氩气保护。对于弯头及短管,可用与管直径大小相当的石棉板或硬纸板堵住两端,外缠胶布密封。一端插入胶管通入保护用氩气,另一端开一个直径约10㎜小孔以排气和泄压,用胶布密封。打底前密封焊口。开始焊接时打开排气孔,开大流量冲气1~2min,然后密封排气孔,撕开一小段胶布开始焊接。收口时应注意打开排气孔。焊接过程中避免经常撕开密封胶布观察打底焊道,以免空气进入。

P22无缝管

充填和盖面焊时,管内仍应充4~6个流量氩气保护。对于较长管焊缝,在离焊口两端约㎜处用铁丝缠紧的棉纱头密封,焊接完成后从管两端抽出棉纱头。对于不宜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密封的固定口,可以在组对前用水溶纸塞入管内进行密封,用小铜管从焊缝坡口处充气。焊接过程中应注意,每次打磨完接头,宜先充气约1分钟后方能继续施焊。对于DN及其以上大管,氩弧焊打底时可不进行背面气体充氩保护,当焊接完毕后人进管内将氧化层打磨干净

4.3底层焊道完成后,应立即进行下一层的焊接,且应连续焊完。如中断焊接,应立即进行温度为~℃、时间为5min的后热处理,然后保温缓冷至室温。再焊接时应对焊缝进行检查,确认无裂纹等缺陷后方可按原焊接工艺规程继续进行焊接。

4.4多层焊接时,层间温度应等于或略高于预热温度。每层焊缝接头处应错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