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浙江同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同星科技)将首发上会。此次拟募集金额约2.89亿,用于冷链物流系统环保换热器及智能模块产业化项目、轻商系统高效换热器产业化项目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据了解,同星科技为海尔、美的、海信等供应换热器,年末,其资产总额为8.93亿元,实现营收7.84亿元,净利润为0.68亿元,报告期业绩虽呈现增长,但相比上市同行,经营体量较小,竞争力较弱。
公司曾为“红帽子”企业家族控股93%,经营、研发均在上市同行中均末端水平
招股书显示,同星制冷(同星科技前身)设立于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张良灿,而在此之前,其依托挂靠集体企业经营了近10年,即同星制冷原为“红帽子”企业。
据了解,同星制冷主要资产承继自实际控制人张良灿原个人独资企业新昌县精工机械厂(新精工厂),新精工厂主要资产则来自“脱钩摘帽”的原挂靠集体企业新昌县精工机械厂(老精工厂)。
资料显示,老精工厂设立于年,为镇办企业,开办单位为新昌县小将镇人民政府,注册资本72万元,法人代表为张良灿。两年后,新昌县小将镇人民政府将老精工资产转让给新昌县电视台。
年7月,老精工进行了“脱钩摘帽”改制。招股书称,无论是小将镇政府还是新昌县电视台均未对老精工进行资产和资金投入,纯属挂靠关系,企业原始资金与资产全部由张良灿投入。
年2月,新精工厂设立,经营一年后便注销,同星制冷承继了注销前新精工厂的资产。
根据张良灿的简历显示,其年至年任新昌县小将镇广播电视管理站站长;年至年任新昌县精工机械厂(集体企业)厂长;年至年任新昌县精工机械厂(个人独资)厂长;年至今历任同星制冷及同星科技总经理、董事长。
股权结构显示,公司主要股东为同星投资、张良灿、天勤投资、张天泓和张情怡,分别持有公司48.00%、20.60%、13.34%、6.40%和5.00%的股份,最大股东同星投资为张良灿、张天泓和张情怡持股的企业,天勤投资为员工持股平台,执行合伙人为张良灿,其中,张天泓和张情怡为兄妹,双方为张良灿子女。
图源招股书
穿透后,张良灿、张天泓和张情怡,共支配股份比例合计为93.34%,为公司的共同实际控制人。同时,张良灿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张天泓担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另外,张良灿的胞弟张良初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其通过天勤投资间接持有公司1.83%股份。
算上“红帽子”期间,同星科技虽经营了30年,但其竞争力略显不足。
从经营规模来看,年,公司的资产总额为8.92亿元,总收入为7.84亿元,净利润约为0.7亿元。经营规模略高于宏盛股份。但明显低于同行德业股份、盾安环境、三花智控,年,上述三家资产总额分别为39.24亿元、82.61亿元和.2亿元;三家总收入分别为41.68亿元、98.37亿元和.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79亿元、4.05亿元、16.84亿元。
研发方面,公司研发人员为94人,与宏盛股份相当(研发90人),同行德业股份、盾安环境和三花智控的研发人员分别为人、人和1,人;年研发费用占比3.3%,占比低于其他3家同行企业,占比虽与德业股份(3.2%)相当,但由于其营收远不及德业股份,研发投入的绝对值远低于该同行企业。
专利方面,截至年末,公司获得的专利共项,高于宏盛股份,但公司的发明专利仅11项,而宏盛股份也达17项,而这所有的发明专利均于报告期外的年至年期间申请获得。同行中,德业股份的专利为项,盾安环境的专利达为1,项,发现专利项,三花智控的专利更是高达2,项,发明专利为1,项。
与股东的关联企业重叠销售和采购且占比较高,钣金收入大增与供应商合作成立的钣金业务控股子公司却亏损,第一供应商被列入“限消”企业,对大客户“卑恭鞠膝”应要求必须降价盈利能力逐年下滑现金流不断恶化
年6月,同星科技实行第五次增资,除原股东参与出资认购外,还引进了员工持股平台天勤投资及外部投资人王光明、刘志钢,三方出资的价格均是2.8元/每元出资额,其中,天勤投资出资2,万元购得万元增资注册资本,王光明、刘志钢均以万元购得万元增资注册资本。
为何两名外部自然人股东,能与核心员工一样的价格参与增资入股呢?
根据两人的履历显示,两人均曾在同星科技同行的头牌企业母公司三花集团供职,王光明曾担任过三花股份的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三花控股集团投资负责人等职务;刘志钢曾担任过三花集团汽空分厂生产计划科副科长、科长,上海三花电气总经办主任等职位。
有意的是,持股均为3.33%,刘志钢在公司担任董事,王光明却担任董事。同星科技是否在规避什么呢?
图源招股书
财经参考发现,同星科技与王光明持股24.3%的浙江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英特科技”,其为第二股东并担任副董事长)为同一产业链,该企业也从事制冷设备业务。更值得注意的是,双方的存在大量的重叠销售和采购。
年,同星科技与英特科技重叠客户7家,销售额约为3.01亿元,占整个收入的比重为38.38%,重叠供应商19家,采购额为2.03亿元,占比32.71%。
图源招股书
此外,同星科技还与前供应商成立控股子公司。年12月,公司与新昌县鼎元机械有限公司(更名为新昌县鼎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元投资)共同投资设立浙江汉亚,从事钣金加工业务,鼎元投资是同星科技年公司部分钣金件的供应商。
不过,该企业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该企业年、年两次被法院列入被执行人,年还存在虚开增值税发票骗取税收被处罚49.16万元。
图源天眼查
报告期内,公司的其他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钣金件业务。数据显示,公司的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3,.28万元、4,.59万元和4,.17万元,而钣金件销售及加工业务收入分别为2,.73万元、3,.21万元和3,.59万元,
然而,浙江汉亚却处于亏损状态,年,其净利润为-.18万元。
财经参考注意到,同星科技采购较为集中,报告期内对前五供应商的采购合计占比分别为50.99%、47.23%和50.52%。公司前五供应商主要为金龙精密铜管集团、常州宏丰金属加工、浙江海亮股份、宁波金田铜管、嵊州博远铝业和阔丹凌云汽车胶管。
天眼查显示,上述供应商中,常州宏丰金属加工于年6月,被常州市应急管理局给予行政处罚被处罚款2.5万元;浙江海亮股份于年12月因未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被诸暨市卫生健康局给予行政处罚并处罚金3万元,该企业年还曾因生产污水从污水排放沟溢出到污水站地面,流入外部水体,污染环境被诸暨市环境保护局处罚罚款5万元。
第一供应商金龙精密涉及诉讼纠纷起,涉案金额达1.41亿元,该企业9次被法院列入被执行人行列,其中,7起是发生在年以后的,年3月,该企业及法人代表李长杰均被上海市一中院出具了“限制消费”令。
图源天眼查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对其采购的金额分别为5,.09万元、6,.85万元和9,.49万元,占比分别为21.60%、19.21%和17.48%。
除了采购集中外,同星科技对客户的销售也较为集中。-年,公司对前五客户的销售额分别为1.94亿元、2.54亿元和4.34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6.89%、50.64%和55.35%,金额及占比逐年增加。公司的主要客户为海尔、美的、海信、星星冷链、长安汽车和乐金电子。
乐金电子在年位列公司第三大客户后,在年、年消失在前五客户名单中。问询函显示,公司是通过主动接洽至年合作至今,但同星科技成立于年1月,即在公司设立的前四年就开始合作了。
图源招股书
对大客户的依赖,导致公司话语权较低。问询函显示,同星科技应客户要求每年对部分产品必须进行降价。不过,公司产品的整体价格却呈现上升。
然而,年-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6.20%、26.13%和22.99%,逐年下降,年下降较为明显。
同时,面对大客户,公司的回款速度放缓。报告期内各期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3,.47万元、19,.20万元和23,.72万元。
为此,导致公司现金流量承压。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91万元、.86万元和-1,.96万元,净利润变动与现金流成反比,其中年度及年度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当期净利润差异较大,年还呈现净流出。
原材料采耗存不匹配存数千万的缺口,招股书与问询函披露的采购数据“冲突”,对部分供应商采购价格显著低于市场,转移劳动成本压缩工人工资增厚利润,未缴公积金数目或虚假披露
财经参考深入分析公司原材料数据,发现采耗存不匹配。招股书披露,公司原材料包括铜管、铝管、铝带、胶管等。
-年,公司原材料采购金额分别为13,.50万元、17,.80万元、32,.59万元。
一般而言,材料等采购经过生产经营之后,完成产品销售确认的部分会被结
转于营业成本,刨去研发所耗其余的会留在存货当中。
-年,公司用于生产和销售所需的原材料体现在主营业务成本之中的直接材料金额分别为22,.01万元,27,.50万元、46,.36万元,占整个主营成本的比例为78.59%、78.41%、80.30%。
图源招股书
以年为例,招股书显示,年,原材料的采购额:17,.80万元,耗用体现在主营业务成本中的直接材料成本为27,.50万元,同时,该年度的研发的材料费金额为.33万元。
采购与耗用之差即为每年原材料新增之额。由上述采购和耗用(含营业成本
耗用和研发耗用)的数据可知,公司年采购与消耗之差为-9,.03万元,
即公司当年的采购量并不能满足生产和研发所需,存在较大缺口,需要上年库存原材料来弥补该年度所需,即年的原材料库存最少需要9,.0万元。
然而,招股书显示,公司年的原材料库存仅有2,.70万元,远不能满足替补年生产经营所需,较所需原材料存在7,.33万元的“缺口”。
图源招股书
诡异的是,公司在年存在近8,万的原材料缺口时,竟然还多出2,.64万元的原材料库存,那么这凭空多出的10,.25万元的原材料来自于哪里?
不可否认,公司除了主要原材料采购还存在其他原材料的采购,但上亿元的缺口恐需要公司一个合理的解释。
是公司为了调节利润虚减披露了原材料采购成本?还是为了满足与营收的
同步虚增了营业成本的材料成本?这样的信披数据真实性几何?
财经参考发现,同星科技在问询函和招股书的采购数据不一致。招股书显示,以年为例,招股书披露对金龙精密的采购商品为铜管,采购额为9,.49万元,对第二客户宏丰金属采购铝管、铝带,采购金额为6,.11万元。
图源招股书
而问询函显示,公司对铜管主要供应商金龙精密的采购额为9,.08万元,相差12.41万元;对宏丰金属铝带的采购额为3,.97万元,对其铝管的采购额为2,.69万元,合计对宏丰金属采购为6,.66万元,相差了.45万元。报告期内年、年也存在类似情形,对同一供应商采购额呈现出不同数据。
图源问询函
财经参考注意到,同星科技对主要供应商宏丰金属、博远铝业的采购金额大幅低于市场价。年3月、年4月、年10月,公司对宏丰金属电解铝的采购价每吨较市场价低了38.00万元、42.05万元和50.26万元;年4月、年9月和年10月,对博远铝业电解铝采购价每吨较市场低了21.02万元、22.56万元和33.51万元。
问询函称,公司出于控制自身原材料成本的需求和对铜铝价格走向的判断,对部分的电解铜、电解铝进行锁价。
实际上,为了节约成本,公司还采用了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的形式。年,公司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人,占当期总用工人数比例达13.64%,超过了10%的红线;年4月起逐步取消劳务派遣用工,改用了采用劳务外包形式。年末、年末劳务外包人数达到了人、人,占到总用工人数的21.36%、25.56%。
同时,公司的生产人员的薪酬分别为6.02万元、6.41万元和7.43万元,在同行业中垫底,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期同行的均值分别为7.62万元、8.73万元和9.76万元。
另外,同星科技还存在大量的漏缴公积金情形。-年,公司应缴未缴公积金人数分别为人、人和22人;估算补缴公积金金额分别为.81万元、34.83万元和5.52万元。而未缴金额是否真实呢?
以年为例,公司未缴人数为人,未缴纳金额为.81万元,折合该年度每人未缴纳金额为2,.30元,如按最低缴纳标准(工资5%)测算,该部分未缴纳公积金人数的年度工资为46,.06元,而公司最低工资员工类型生产人员年的年度工资为7.62万元,较其测算出来的工资高出64.58%,那么,是公司披露的工资水平虚高还是未缴公积金数目虚减?为何差异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