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响,万物生雷雨天怕被劈,建筑防雷知

春雷萌动万象新,成都第一声春雷于3月初便来了,今年的春雷来得偏早,往年成都的第一声春雷一般是3月下旬或者4月份才来。

进入春季后,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南方开始出现强对流天气,雷雨天气开始增多。近期多地出现强对流天气,导致雷击事件频发。

3月22日,受对流云团影响,浙江温州多地出现强对流天气,两人遭受雷击不幸遇难。两名死者中,一人为海上作业人员,在海上作业时突然遭受雷击;另外一人则是下班回家的女子,在回家途中忽遇春雷,来不及躲避后被击中。

对于这两起事件,让人非常痛心,大家纷纷思考雷雨天气如何做好防范雷击的措施,防雷电知识再次引起大家的重视。

雷雨天气尽量减少或取消户外活动和工作,尤其是要远离树木、电线杆、积水等高位或导电物体。

雷雨天待在汽车里是很安全的,如果汽车的车门和车窗都关闭,汽车就会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汽车内部就不会被雷雨天气影响到。

雷击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自然现象,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在雷雨天气时,尽量待在装有防雷系统的建筑内。

建筑防雷系统直接关系到建筑、建筑内设备以及人员安全。那么关于建筑的防雷知识,你又知道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下建筑的防雷知识吧。

建筑物防雷等级分类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将工业和民用建筑物合并分类;即建(构)筑物划分为三类不同的防雷类别。不同的防雷等级在做防雷检测时需要不同的防雷资质证书。

一类防雷建筑物

1、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爆轰,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具有0区或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3、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类防雷建筑物

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2、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和飞机场、国宾馆,国家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3、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信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

4、国家特级和甲级大型体育馆;

5、制造、使用或贮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三类防雷建筑物

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次/a,且小于或等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3、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且小于或等于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4、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防雷系统的组成及设计

防雷系统主要有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建筑物的耐雷水平是指建筑物防雷系统承受最大雷电流冲击而不至于损坏时的电流值(单位Ka)。

接闪器

接闪器是收集电荷的装置,包括避雷针(接闪杆)、避雷带(接闪带)、避雷线(防雷线)、避雷网、金属屋面、突出屋面的金属烟囱等。

接闪器位于防雷装置的顶部,其作用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部位把雷电引向自身,承接直击雷放电。

避雷针:是安装在建筑物突出部位或独立安装的针型金属导体。通常采用镀锌圆钢或镀锌钢管制成。适用于保护细高的建筑物或构筑物、露天变配电装置、电力线路等。

避雷带:是指沿屋脊、山墙、通风管道以及平屋顶的边沿等最可能受雷击的地方敷设的导线。一般用镀锌圆钢或扁钢制成。

避雷网:避雷网即在屋面上纵横敷设的避雷带组成的网格。所需材料及做法与避雷带相同。

避雷笼:用垂直和水平的导体(钢带或钢筋)密集的将建筑物包围起来,形成一个保护笼。一般是利用建筑物混凝土内部的结构钢筋作为笼式避雷网。

接闪器的安装注意事项

(1)明敷在建筑物上的接闪器应在接地装置和引下线施工完成后再安装,并应与引下线做电气连接;

(2)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和建筑物顶部的其他金属物体应连接成一个整体;

(3)不得在避雷针构架上架设低压线路或通讯线路;

(4)不同平面的避雷带(网)应至少有两处互相连接,连接应采用焊接;

(5)建筑物屋顶上的突出金属物体必须与避雷带(网)焊接成一体;

(6)专用接闪杆位置应正确,焊接固定的焊缝应饱满无遗漏,焊接部分防腐应完整。接闪导线应位置正确、平正顺直、无急弯。焊接的焊缝应饱满无遗漏,螺栓固定的应有防松零件。

(7)安装好的避雷带(网)应平直、牢固,不应有高低起伏和弯曲现象,平直度每2m检查段允许偏差值不宜大于3%,全长不宜超过10mm;

(8)避雷带(网)在转角处应随建筑造型弯曲,一般不宜小于90度,弯曲半径不宜小于圆钢直径的10倍,或扁钢宽度的6倍,绝对不能弯成直角。

引下线

引下线,是从接闪器将雷电流引泄入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其作用是将接闪器与接地装置连接一起,使雷电流构成通路。

引下线按照材料可以分为:镀锌接地引下线、镀铜接地引下线、铜材引下线(此引下线成本高,一般不采用)、超绝缘引下线。

引下线的一般规定

(1)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明敷,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艺术要求较高的可暗敷,但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80mm2;

(2)建筑物的消防梯、钢柱等金属构件宜作为引下线,但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

(3)引下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宜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4)在易受机械损坏和防人身接触的地方,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线应采取暗敷或镀锌角钢、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等保护设施;

(5)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上距地面0.3~1.8m之间装设断接卡。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卡。但利用钢筋作引下线时,应在室内外的适当地点设若干连接板,该连接板可供测量,接人工接地体和作等电位连接用。当仅利用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于距地面不低于0.3m处设接地体连接板。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设断接卡,其上端应与连接板或钢柱焊接,连接板处宜有明显标志。

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也称接地一体化装置,是指埋设在地下的接地电极与由该接地电极到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线的总称。其作用是将闪电电流导入地下,防雷系统的保护在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

接地装置由接地极(板)、接地母线(户内、户外)、接地引下线(接地跨接线)、构架接地组成。

接地装置的一般规定

(1)当接地线与电缆或其他电线交叉时,其间距至少要维持25mm;

(2)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5m;

(3)在腐蚀性较强的土壤中,应采取热镀锌等防腐措施或加大截面;

(4)接地线应与水平接地体的截面相同;

(5)接地体(线)连接时的搭接长度为:扁钢与扁钢连接为其宽度的两倍,当宽度不同时,以窄的为准,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圆钢与圆钢连接为其直径的6倍;圆钢与扁钢连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

随着经济的发展,无数高楼大厦平地而起,高楼建筑中的电气工程也变得日益复杂,建筑物遭受雷击的现象也常有发生。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几乎人手不离电子产品,而电气、电子设备如果遭受直击雷或雷击电磁脉冲,不但很容易造成财产损失或火灾,还可能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所以防雷接地系统施工是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保证电气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只要高楼防雷接地系统施工做得好,即使身处城市高楼大厦中,尽管电闪雷鸣,也不用担心被雷击,大家都会有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