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里有这样一个谣言,一直被日迷们吹得津津乐道,就是日系车的发动机是在零下40度组装的,因为这样可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所以日系车质量好。其他车企的发动机没有这样的工艺,所以质量不如日系车稳定。那真的是这样吗?日系车的质量确实稳定,但如果说都是低温组装,那肯定是假的。低温组装在汽车行业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达到零下40度的低温环境组装很难吗?日系能做到,其他车企就做不到吗?
都是要零下40度组装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汽车发动机各种间隙数据的匹配标准一般以20度为标准制定。因此,理想的装配车间温度为20度。那么有哪些发动机部件需要冷装或热装呢?例如,连杆和活塞的装配根据设计要求是冷的或热的。活塞连杆机构的连接按设计有全浮动活塞销和半浮动活塞销。全浮式需要热装而半浮式需要冷装。
日系车的汽油机很多都是半浮式的,所以是冷装的,不是整台发动机都需要冷装的,最早的中国队水泵叶轮和皮带轮都是用螺丝固定的,而日本为了降低成本和重量,采用过盈配合和冷装,这也是发动机配件的生产工艺,那时中国没有,也许是有人去参观别人的泵生产,回来误传。发动机的主要间隙测量温度为20度,如活塞与缸套的配合间隙、轴瓦间隙等。
如果让它在零下40度组装,难道再换算间隙数据?此外,组装是为了锁住螺丝。所有配件都冻结组装是没有意义的。至于为什么过去日系车抗造,国产车容易坏,很多中国车厂都不懂,把进气管都设计在前轮后边。前几年中国路况不好,沙路多,轮胎卷起沙子吸入发动机就把缸套活塞了,虽然日系车的一些空滤总成也是那个位置,但是他们都是用橡胶管连接的,进气口是放在车头前边,所以人家不坏。
国产车企只学基础,没有怎么了解进气管。早期的长安汽车也遭受了这种损失,导致发动机早期损坏。现在长安也学会了,也注意进气口的进气位置,所以发动机也没有什么问题了。总而言之,不要迷信低温组装,也不要迷信日本车的质量稳定性。日系车的故障率确实比较低,但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理性客观看待各大车系,才是我们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