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VOCs排放有哪些管控措施

北京看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近年来,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汽油等汽车燃料的消耗量也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加油站的建设和投入使用也变得随处可见。身边的VOCs,加油也会污染空气?

以上海市为例,通过百度地图等网络查询发现年上海市加油站数量已达余家,在各区均有广泛分布。而这些加油站正“悄悄”成为我们身边不容小觑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源。

加油站的汽油中含有大量的烷烃、苯系物(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等的合称)、甲基叔丁基醚(汽油添加剂)以及烯烃等VOCs类物质,其中很多成分具有较高的大气化学活性,不仅是重要的臭氧前体物之一,也容易与其他污染物形成二次细颗粒物(PM2.5)。除此之外,汽油挥发物中的一些成分还具致癌作用,长期暴露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影响。

生态环境部于年8月发布的《关于加快解决当前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突出问题的通知》(环大气〔〕65号)中,针对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装卸、敞开液面、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废气收集、废气旁路、治理设施、加油站、非正常工况、产品VOCs含量等10个关键环节,生态环境部制定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要求。详情如下:

关键环节之八:加油站

存在的突出问题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建设不满足标准要求,操作运行不规范导致油气人为泄漏,油气回收系统运行指标不达标,油气回收系统部分密闭点位油气泄漏严重,加油站整体VOCs排放浓度水平偏高、异味明显。

排查检查重点

以加油站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建设和操作方式、储油区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情况以及加油油气回收系统运行状况为重点,利用现场检查和视频录像查看等方式检查卸油管、油气回收管建设以及卸油油气回收操作是否满足《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采用便携式检测仪器检测卸油口、油气回收口、人工量油口端盖、集液罐(如有)口、排放管压力/真空阀(P/V阀,关闭状态时)、油气回收管线、油罐车油气回收系统、耦合阀门等油气回收密闭点位油气浓度是否低于μmol/mol;定期检测加油枪气液比、油气处理装置排放口浓度、加油站边界无组织油气浓度达标情况。

治理要求

加油站应全面建立覆盖标准全部要求的油气回收系统日常运行管理制度,建立定期的油气回收系统相关零部件检查、维护台账记录。卸油接口、油气回收接口、卸油软管接头的管径以及操作应满足标准要求。地下油罐应采用电子液位仪密闭量油,除必要的仪器校准、巡查抽查、维修等需人工计量外,不得进行人工量油。未安装P/V阀的汽油排放管手动阀门应保持关闭,应急开启应及时报告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并及时进行维护,期间不得进行卸油操作。油气处理装置应保持正常运行,不得随意设置为手动模式或关闭。油气泄漏浓度超标的油气回收系统密闭点位应通过更换密封圈、密封方式、设备零部件等实现达标排放。对气液比超标的加油枪应查找原因,通过更换集气罩、加油枪或真空泵零部件、调节回气阀等方式保持油气回收系统达标运行。鼓励汽油年销售量0吨及以上的加油站、纳入地方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加油站建设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

那么,加油站排放VOCs的主要环节、国内外针对加油站VOCs排放采取的管控措施有哪些呢?减少加油站VOCs污染,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加油站排放VOCs的主要环节

常规的加油站主要有5项作业环节涉及到VOCs排放,分别是油罐车卸油过程、车辆加油过程、储油罐呼吸、加油枪滴油和胶管渗透。其中,油罐车卸油过程和车辆加油过程的排放是加油站VOCs排放的主要环节,储油罐呼吸排放相对较少,加油枪滴油和胶管渗透排放不明显,但由于影响因素众多,其排放也不容忽视。

当油罐车向油罐卸油时,由于液态汽油的流入,油罐内液体体积增加,液面上升,而油气体积受到压缩致使罐内压力增加,当压力达到呼吸阀正压极限时,油气就会通过油罐通气管大量排出。通常,这一环节都会设计油气回收系统,即油罐车通过卸油管路卸油的同时,油罐中的油气通过回气管路回到油罐车中,这称为一阶段油气回收。如果汽油罐罐容小、日均卸油频次多,则卸油环节的VOCs排放总量可能就会比较大。

当加油站工作人员为车辆加油时,随着油箱内液面和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油箱内的油气就会向空气中排放。一般来说,城区内加油站的日均加油次数比较多,尽管单次加油过程带来的油气排放强度有限,但整个区域内的加油过程导致的VOCs排放依然值得重视。对于这一环节,通常也会进行油气回收,即利用一根同轴胶管的连接形成一个回路,保持蒸气平衡,这称作二阶段油气回收。

工作人员利用红外成像仪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仪对加油过程中油气挥发现场进行检测,可清晰看到加油枪旁边团状烟羽即是油气泄漏,浓度范围大概为ppm~ppm,非常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