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冻液的全称应该叫防冻冷却液,意为有防冻功能的冷却液。防冻液可以防止在寒冷冬季停车时冷却液结冰而胀裂散热器和冻坏发动机气缸体或盖。小编此前在轮胎上看到有朋友问,他的车防冻液总是慢慢就少了,而且找不到漏水的地方,有时连副水壶都空了,为此非常的苦恼。
首先发动机冷却系统外部水壶内冷却液慢慢变少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情况下,冷却液4万公里更换一次。在保养周期内,水壶的冷却液只要在最低限值线以上,均不需要补充冷却液。正确的保养是每公里保养时均需查看一下外部水壶冷却液量是否适宜。
正常情况下,咱们发动机的防冻液一年也不会少到连副水壶都没有的现象,如果防冻液一年下来发现副水壶都没有防冻液了,那么说明你车的防冻液出现了泄露的情况。这里有一种现象要说明一下,新车或是刚换过防冻液的情况下,在后期的使用当中会出现防冻液缺少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因为之前发动机内部有部分空气没有排干净造成的,不是防冻液泄露造成的故障。
防冻液泄露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原因,小编询问了几位经验丰富的修车师傅,下面就详细的给大家讲解一番。
第一、水管接口氧化
最容易出现的泄露是水管接口因为氧化造成的泄露。这类故障主要是在8万公里以上的车容易出现,这类故障需要仔细检查发动机上的每一个橡胶管接口有没有氧化物,因为有些泄露是在热车状态下才会出现,而且泄露的成分很少,所以还没有滴落下来就被发动机的温度蒸发了,这类故障是最为不好判别的。如果遇到这类故障又找不到漏水点,那么就把所有氧化接口的水管拆出来清理干净并重新上密封胶卡箍好,有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更换老化的水管。
第二个、橡胶水管老化
这个和上面的故障现象有点相似,也是在看不到泄露的情况下,有可能是防冻液从水管的防水层老化细微的渗漏到表面,然后在没有滴落的情况下就被蒸发了。这类故障主要是在10万公里的车,其水管老化龟裂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这个问题也只有更换水管。
第三、水箱渗水
也许这种情况大家都觉得水箱渗水应该好检查,这就错了,水箱安装的空间位置多为狭小紧凑,其前面有空调的散热器,后面有散热的电子扇,周围有密密麻麻的管路线路,所以如果说是轻微的渗漏的话,一时半会儿还真不好找。这里我们可以运用水箱压力测试工具进行测试,就是往水箱内部进行打压测试,如果压力在一定时间内下降速度超过正常速度的话,那么就要怀疑是不是水箱存在泄漏的可能,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用手电仔细去检查上下左右两边,这几个部位是最为容易漏水的,尤其是质量差的水箱。
第四、水泵
这个部位一般是老车比较容易出现,尤其是进口的发动机。水泵它有一个水封,时间久了容易老化漏水。这个部位是很容易忽视的,有些车的水泵是内置式的,也就安装在正盖内,从外面很难观察到,如果是老车的话,你检查不出来哪里渗漏防冻液的情况下,那么就要考虑是不是水泵存在泄漏。
第五、暖风水箱
这个部位也是容易忽略的,因为暖风水箱是在车内仪表台下面,轻微的泄露是看不到的,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检查呢,总不能把仪表台拆下来检查吧,万一不是这个地方漏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暖风水管外面的两根水管拆除用一个东西堵住防止漏水或是两根水管相连,这样我们使用一段时间观察防冻液是否会缺少现象,这样就可以排除暖风水箱是否存在漏水现象。
第六、冲床
防冻液从气缸垫的位置跑到机油里了,这个好判断,机油如果有乳化现象,而刚好有出现了防冻液缺少现象,那么就可以判断是冲床造成缺少防冻液。但是也有一种现象就是冲到气道,防冻液被蒸发到排气管里了,这个时候就不能看机油有没有乳化了,要看水温会不会高,水箱会不会冒泡现象。
第七、发动机上水道水盖漏水
这个应该是可以看的到的部位,但因发动机上水盖的部位居多,其很多是在发动机附件下面,所以在检查的时候就要仔细检查发动机的水盖现象,这个是铸铁发动机容易出现的问题。
防冻液泄露切忌不能掉以轻心
防冻液不正常减少,又没有出现外漏,这种时候最害怕的就是气缸垫出现腐蚀变形,引起防冻液内漏,防冻液在气缸内跟燃油混合后影响汽车动力,还有进入发动机内部,促进对机油质变,变成乳白色导致机油提前报废,最后直接影响发动机寿命。
防冻剂内漏没有更好的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抬发动机大修,清洗发动机内部和更换气缸垫,或者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直接把防冻液加满,直接卖车算了,这种情况下如果想修好继续使用,维修费不低,并且发动机检修后虽然只是更换缸垫,并不影响汽车性能,但是会影响后期二手车市场的价格。
如果防冻液减少,在外部管道没有发现任何泄露后,我们可以检查机油是否变质,机油液位是不是在逐渐增多,这些现象都表面防冻液内漏,如果没有这些现象,可以大可不必太担心,可能是防冻液正常减少,特别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对防冻液的消耗是很快的,车主可以随时注意观察,随时添加即可。
结语
以上就是关于防冻液减少的原因了,大家如果碰到类似的问题可以逐一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