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树木盆景中,枝干既是盆景的骨架,一件精美的盆景,其枝干的造型必然是曲直有度,变化生动且自然。如何在原有的素材基础上做出生动富有曲线的,就极考验制作者的技巧工法了,对中小品盆树造型时,常会利用蟠扎的方式对盆树枝干进行矫形改姿,而较粗的枝干,无法以蟠扎达成造型目的,创作者们便另寻他法,选择垂吊、牵引、破干等方式来达成创作者的造型目的。
本期文章,笔者同盆友们分享的是海外玩家的五针松盆景破干拿弯的过程,作者JuanAndrade,曾在日本名古屋学习工作,作者在创作时所尝试的方式较为极限,但在造型过程中所用到的工法娴熟,创作大胆,在对松柏类盆树拿弯造型时,可以学习借鉴。
01拿弯造型的必要性
植物发芽,有“明芽”与“隐芽”之分,(“隐芽”又称作“潜伏芽”,指芽在形成的第二年春天或连续几年不萌发者,这类芽发育迟缓,但仍有小量生长,且有条件适当时萌发的能力。)不同树种,发芽都有其相对趋性,如榉、榆等萌发力强的被子植物,其明芽和隐芽就非常明显,在作为盆景造型时,就比较容易做成枝节短密的效果。
而对于松科松属的裸子植物,虽然趋性明显,但隐芽却异常孱弱,在盆景造型时,为了让盆树达到枝节短密更符合盆景造型的审美要求,除了以芽接靠接等方法进行缩枝的效果之外,常用到的就是利用拿弯方式,来让盆景达到符合审美要求的高度与长度。
02粗干拿弯的常用技巧
松柏类盆景在做粗干拿弯时,常会用“掏空法”或“劈枝法”来对进行拿弯作业。
这两种作业的方式较为相近,“掏空法”在作业时,如果施作的对象是一段完整的粗干,则需要先将枝干挖一细槽并将内部木质部掏到适宜的程度之后用铝线作为内部骨骼填充当木质纤维,再缠绕铝线固定做扭转拿弯以达到造型目的。
真柏,作者:Juan“劈枝法”则是利用破干钳之类的工具,将需要拿弯的部位劈开后,在干身部位辅以缠绕布条、铝线,而后再在外力的作用下将枝条扭转拿弯。
原素材“劈枝法”与“掏空法”这两种拿弯的方法在对盆树拧弯时相对轻松,很少出现枝条断裂,对于完好的枝干,若施用这2种方式进行拿弯作业之后,盆树的整体愈合困难会造成明显的伤口而影响枝干美观。而上面这株五针松盆景,已经基本成型,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但干身走势曲度略显呆板,树势比例亦未达理想状态。
素材创作草图先从草图来简述下这件五针松拿弯作业的造型方法步骤:内外都利用粗断的金属线作为盆树中空后的“骨骼”增加盆树干身的韧性,而后再对主干进行扭转,以达到拿弯造型,提高素材的利用率,将主干过渡的视觉效果进行改善。
作业时间在去年的9月份,事先准备工具有电锯,水苔、大小型号铝线、保鲜膜,绝缘胶。根据原树形态,先用电锯,将原先腐空的部位入手,将主干内部木质部都掏空。
通常作业的时候会在需要拿弯枝段先缠绕一层布条或麻绳保护,而此次的作业是先掏空主干,鉴于内部的创口较大,因此利用水苔进行填充,水苔灵活性好易填充,可以让其与木质部接触紧密,同时保湿透气无排异。
水苔做了初步的填充之后,将4条铝线从事先打好的小孔处穿过干身,再由内部顺着干身的走势,将粗铝条适当扳弯后置入,并用细线将其缠绕固定。
固定好铝线之后,将破膛的中空干身都填满水苔,再利用大号铝线作为外部支撑的骨架捆绑固定;
平时在对较粗的枝干做拿弯作业时,盆友们也可以参考这种方法:在欲做拿弯造型的枝干外围附着粗段铝线作为支撑骨架,再做固定拿弯作业,不过在对外施用时,对枝条拿弯定型所需时间比较久,并且枝条会出现部分回弹现象。因此,在拿弯时,通常拿弯的角度要比预期设想角度要打,如果是较粗或是较脆的枝干上拿弯作业时,可以分多次进行,以减小应力,防止直杆断裂。
日常对干身的保护长用麻绳或布条作为缠绕物,由于这株五针松干身掏空部位较大,为避免水分流失过快,同时便于拿弯造型而不损伤枝干,填满水苔后的干身用保鲜膜缠紧后,根据干身走向,在主干左外侧,也以同样的方式,将几段铝线固定缠绕紧实。
为了不让金属线松散,同时增加干身的柔韧度,缠好线后的干身外层用电工胶布包扎密封,最后进入机械固定的环节,利用松紧钩,将干身拉伸拿弯到适合弯曲的角度固定,松紧钩与盆树的接触点上有一圈胶管(图绿色部位)这样可以避免接触点树皮被勒伤,作业完成。
机械固定是整个盆景拿弯的最后阶段,借助将盆树拿弯到所需要的角度,同样,为防止盆树拿弯后枝条回弹,拿弯的角度通常都会相对较大一些。
拿弯之后,原本的直干树形经过扭转之后,盆树的欣赏点更集中,动态更加夸张生动,有藏有露、曲干回旋,更符合矮壮的树势,待日后树形稳定植株成活解除绑缚之后,再对干身精细化的雕琢之后,便能展现出近乎天然风化腐朽后的苍古之感,盆树的价值自然更上一层楼。
-02-25植株现状盆树近期的状态上我们可以看出,树势恢复得非常好,于人于树都是非常大胆的一项创作挑战。也许会盆友说此法失之自然,但重点是要看创作者的初衷何意,正如作者本人所说“人可以失败,但思想可以永存。”为了尝试印证自己的设想,突破盆景创作故固有的想法与思路,值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