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再生胶为主要原料生产橡胶管、V带、轮胎等橡胶制品时,经常需要使用短纤维补强,显著提高胶料弹性模量。然而,短纤维自身长径比较大,不易在再生胶中混入和分散,混炼时生热大、导致胶料升温,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混炼。那么短纤维有多少种?使用哪些设备混炼更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实际生产中,短纤维包括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和化学纤维,与再生胶湿润性欠佳,一般需要通过表面处理,才能够改善短纤维与胶料的润湿性与粘结性,以获得更好的混入和分散。再生胶制品使用短纤维补强时,含有短纤维的胶料混炼过程在密炼机或开炼机中进行均可,混炼时需要特别注意胶料的温度和胶料变硬等问题。
1.短纤维胶料密炼机混炼技巧
使用密炼机混炼短纤维胶料时,一般以低转速为宜,混炼效果比开炼机混炼更好。
为了防止短纤维胶料混炼时生热过大,可适当降低装料系数,通常短纤维胶料装料系数采用非短纤维胶料装料系数的81%-93%。为了进一步促进剂所有配合剂HYL19Y11Y2YYC的均匀分散,密炼机上顶栓压力最低应在0.35MPa以上。短纤维再生胶胶料混炼时低转速有利于短纤维胶料分散,又不会导致混炼胶料升温过高。
2.解决短纤维胶料易脱辊的方法
含有短纤维的胶料在压片机上易脱辊,可适当提高排胶温度,达到最大允许值,并减小辊距至5-8mm;同时改善操作位置(易包辊)或改变压片机辊筒速比。
3.短纤维胶料开炼机混炼技巧
短纤维胶料使用开炼机混炼时,混炼特点与高填充胶料相似,纤维易在辊筒回转方向上取向,最终导致胶料脱辊。
选择合适的辊温可避免脱辊。在实际生产中,无速比开炼机混炼短纤维胶料时,前辊温度控制在25-35℃之间,后辊温度控制在70℃左右。使用有速比开炼机:辊筒后辊快,前辊温度控制在25-35℃之间,后辊温在70-90℃之间;辊筒前辊快,前辊温度控制在30℃以下,后辊温度控制在30-50℃之间。
再生胶制品使用短纤维增强时,橡胶制品厂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混炼设备进行混炼工艺过程,合理确定混炼工艺参数,优化再生胶制品半成品质量,为后续生产工艺操作提供更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