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高中毕业后曾失业摆过地摊,因一小小习惯,38岁时被特招读博
对一般人来说,在国内读完本科就到23岁左右了,如果继续读研毕业也要26岁。在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出来工作了。因为再读博的话,顺利毕业也要到30岁左右了,如果延迟毕业那年龄就更大了。所以,有的人总会担心年龄大的问题而放弃读博。而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个主人公,他下过岗摆过地摊,38岁才读博,最终在44岁的时候入职高校。
他就是蔡伟,一个刚开始只有高中学历的工人。其实在他高中阶段,他的成绩并不理想,因为偏科严重,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就读。高中毕业后到一家胶管厂打工,后来因为工厂不景气,工作才几年时间就被迫下岗失业了。在下岗的十几年时间里,为了维持生活,他曾摆过小摊,蹬过人力三轮车。
但是,他有一个阅读古文字书籍的习惯。就算是处于下岗失业、摆难为生的人生失意时刻,他依然保持着一个良好的习惯。正是因为平时的这个一个小小习惯,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年,这一年的1月份,复旦大学裘锡圭教授在《文物》上发表文章《〈神乌赋〉初探》,文中提及尹湾汉墓出土的简牍篇目《神乌赋》,其中的“佐子”不明其意。由于蔡伟平时熟读古书籍,他清楚这两个字的意思,于是写信告知教授“佐子”应读为“嗟子”,亦即“嗟”,是叹词。后来,裘先生充分肯定了蔡伟的说法。
年之后,蔡伟在国学网上也开始陆续发了一些文章,虽然他写的东西不多,但是很谨慎,而且很想法很有见地。他所写的文章得到了裘锡圭先生的高度评价。裘教授也很惜才,建议他考研,但是蔡伟觉得自己英语基础很差,平时还要挣钱维持生活没有太多的时间学英语,故放弃了考研的想法。
年,这一年蔡伟的妻子生了一场病,为挣更多的钱,蔡伟开始蹬三轮,他认为多的时候一天能挣30来块,比摆摊强。但是,这也造成他看书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了。一直关心着这位年轻人成长的裘教授把这一切放在了心里,他当时就想,如果蔡伟因为环境不好,就这么放弃了,实在太可惜。
于是,在裘教授的大力推荐之下,只有高中文化的蔡伟在年4月参加了复旦大学的博士生特招考试。经与会专家和校招生领导小组决定,当年已38岁的他被特招为复旦大学年度的博士研究生,成为裘锡圭教授的弟子。
进入复旦大学读博后,他还要完成本科、硕士的全部学业。这对一个已经接近40来岁的人来说,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但是,蔡伟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通过自己刻苦的学习、顽强的拼搏,历经6年的时间,终于在年底博士研究生毕业。更可喜的是,同年,他顺利入职了贵州安顺学院,成为该学院图书馆的一名工作人员。
从下岗工人、三轮车夫到复旦大学博士生、高校的图书馆老师,可以说蔡伟真正地实现了人生的完美逆袭。也许有人说,蔡伟太幸运了,他遇到了一位惜才的老学者,得到了一所心胸开放的大学的青睐。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了蔡伟那种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着读书学习的好习惯,那种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拼搏的精神。
这个例子告诉了我们,不管年龄有多大,只要你一直在学习,一直在努力,也许一个小小的好习惯也会改变你的人生,因为机会只会给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