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在滨州市滨城区数字经济产业园7楼的“翠鸟数社”,50平方米和平方米不等的共13间办公室窗明几净,已有7家外贸企业专员来到这里办公,分别来自纺织、化工原料、液体肥料等不同领域。
“翠鸟数社”是山东华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涛于今年6月刚刚设立的,外贸企业以每平米8毛钱的价格“入社”。它以“数字贸易、生态社群”为目标,以“互联网+制造业+外贸综合服务”为模式,通过信息管理、大数据整合等平台,为跨境贸易企业提供全周期外贸办公服务。
王海涛是滕州人,年毕业于滨州学院计算机科学系。科班出身,让他对相关行当很有情怀,大三时就立志在滨州参与并推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
打铁还得自身硬。年至年,王海涛到一家网络公司工作,苦练技能,两年过去,终于在技术层面立住了脚。借助一次公司变动的机会,他勇敢地走出公司自立门户,用攒下的少量资金成立滨州华拓网路工程有限公司,开始了创业之旅。
一开始,公司的业务是为各政府部门做网站和为有需求的单位做flash动画。年,滨州华拓网络工程有限公司更名为山东华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王海涛在电子政务业务的基础上拓宽范围,开始为一些生产型企业做网站。原本他们仅提供内贸软件服务,后来,合作客户黄河胶管厂提出做外贸网站的需求,王海涛开始大量查阅资料,并去外地调研。
去的地方多了,他的视野也宽了,“以前觉得一年能有50万营业额就不错了,没想到济宁一家只有二三十人的互联网企业,一年能做万,南方就更不用说了。”这时王海涛开始意识到,外贸网站不但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还有深远的社会效益——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说干就干,他开始招兵买马,企业员工从开始的十几人拓展到如今的80多人,而且大多是思维活跃的90后。年,滨州首家跨境电商产业园在团队的努力下诞生,为外贸企业提供实操培训、外贸运营、产品出口营销方案等服务。
因为产业园体量大,不易广泛布局,王海涛又着手打造一个个小型产业园,也就是“翠鸟数社”,放眼全省,他打算用3年时间,争取让每个地市都有“翠鸟数社”。
目前,华拓网络合作的内贸企业余家、外贸企业余家,去年实现营业额多万元。创业之路上,王海涛内心的蓝图逐步清晰:“为中国制造打造更加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让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出海。”
为了广泛传播这个观念,从年开始他就牵头组织跨境电商高峰论坛。会上,有外贸能力的制造业企业、互联网企业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在今年的论坛上,“翠鸟数社”被推出。
“当初选择滨州,是因为这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人们思想观念束缚少,容易接受新事物。”良好的人文环境让王海涛选择了这里,而良好的营商环境又让他在实打实的工作中更加顺利。
论坛筹备期间,他一个电话,彭李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李银雁就到达现场。彭李街道和滨城区直部门提前成立了由12人组成的工作专班,既协调会场安排、与会人员食宿、路线布局,又帮着对接省市相关部门、邀请企业参与,为大会的顺利召开做足“十二分”准备。
“平时,街道的‘驻企服务员’每周至少到我们这里一次,了解运营、项目推进情况,并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帮忙解决难题。街道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内容跟我从事的领域相关的,经常会带我一起,让我能不断接受最新的东西,为下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保姆式”服务让王海涛舒心且有信心。
创业14载,今年38岁的王海涛凭着一股韧劲,带领公司一步步成长壮大,为滨州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也让自己的事业在“云端”美丽绽放。公司先后获得山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山东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山东省企业上云服务商等荣誉称号。奋斗新时代,他将继续扎根滨州。在他看来,滨州的政务环境、营商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俱佳,是个好地方。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程芃芃通讯员夏玉忠报道)